“曖昧”是個中性詞。無所謂好也無所謂壞。不過,這個詞很不幸運,說到它時,我們往往是嗤之以鼻,不敢恭維的。比方說某男和某女關(guān)系曖昧,那必定就是齷齪;再比方說某人對某人態(tài)度曖昧,那必定又是不懷好意……總之,都是灰色的。其實不然,曖昧還有另一層意思,那便是含糊,朦朧,不明白,不明了,就像霧里看花,缺少一點兒穿透的力量,給人一種似有似無的感覺。于是,“曖昧”在這里便平添了些許詩的意境。
這當(dāng)然不是強詞奪理。我從網(wǎng)上得來一例,不妨試舉。說的是一男一女枯坐辦公室,深感無聊,女人就用短信和對面的男人交流:于千萬人中遇見你,只說一句,原來你也在這里。收到短信,男人給女人回了條: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只為了今世的擦肩而過。下班的時候,女人對男人說:有沒有嚇一跳?別怕,那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張愛玲說的!男人也笑著說:彼此彼此,我那條也不是我說的,而是席慕蓉的詩句!這兩句對白夠曖昧了吧?但我們感覺到的卻是美,美如畫,亦美如詩。我們還可以想象得出,兩句對白之后,兩個人的心境肯定也起了變化,輕松、暢快了許多……如果“曖昧”能夠愉悅彼此,我們還能說它齷齪嗎?
其實,曖昧的功效還不僅如此,恰當(dāng)?shù)氖褂?,我們還可以從它的身上獲得更多。譬如說,某男有些失落,某女說:如果你不嫌棄,我陪你到咖啡廳坐坐?曖昧吧?但這里的曖昧傳遞的是一份溫暖和體貼;再譬如說,某女病了,某男說:讓我來護理你吧,我手雖笨,但我愿意用心來彌補。也夠曖昧的吧?但這里的曖昧代表的是一種關(guān)心和愛護……“曖昧”有如此妙趣,難怪許多人欲拒還迎!
也許正是這樣,“曖昧”也就常常被人綁架,被人利用。有句俗話:過則火,斂則無味。我懷疑,它泛指的似乎就是關(guān)于“曖昧”這類事物。因為“曖昧”可以給我們的生活涂抹上一片暖色,也可以激發(fā)出一些人的靈與肉的貪念。
這類故事也很多,時不時,會輪番上演。
那就講一則故事。故事的主角叫劉雅芹,湖南人。湖南妹子多情,多情自然也就多一份浪漫。她大學(xué)畢業(yè)后果斷“北漂”,工作之余又喜歡“驢行”。何為驢行?找?guī)讉€朋友,認(rèn)識的或者不認(rèn)識的結(jié)伴旅游。于是她在第一次驢行中結(jié)識了男人黃迅,且也生出了幾份曖昧情愫。情愫是絲,能捆綁人的。于是,他們又有第二次結(jié)伴驢行??墒?,這也是最后一次,因為男人黃迅殺死了女人劉雅芹。什么原因?男人的貪念,黃迅的貪念;貪念又從何而來?女人的曖昧,劉雅芹的曖昧。故事很簡單,而追隨故事且催生故事演變和發(fā)展的“曖昧”情愫,卻又是令人玩味的?;仡^想來,假如當(dāng)初劉雅芹少一些不確定暗示,男人黃迅也許就少了許多非分之想;假如當(dāng)初不在驢行中同居一室,男人黃迅就少了一次行兇的機會……可是,我們的假設(shè)已沒用了,劉雅芹的曖昧,已把男人黃迅推到了“得不到便殺死你”的深淵中……
我們說“曖昧”無罪,但這里“曖昧”還是殺了人!
不過,當(dāng)“曖昧”有罪時,其實需要審判的決不是“曖昧”本身,而是操縱了“曖昧”的人?!皶崦痢边^了,罪惡便會躥出來,而步罪惡之后塵的,這當(dāng)然就是悲劇了。
所有人說,“曖昧”是糖,可以甜到心肺,也可以甜至哀傷;又說,“曖昧”是藥,可以治病,亦可以傷人……由此看來,乃高見也。
“曖昧”本無罪,那我們就別顛覆了它!
(請看本期相關(guān)報道——驢行混居:當(dāng)心危情悄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