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與愛情》是德國18世紀杰出戲劇家席勒的著名劇作,里面講述了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18世紀下半葉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某一小公國里。宰相華爾特的兒子費迪南不顧當時的封建門第觀念,愛上了平民樂師米勒的女兒露易絲,并決心要和她結婚。樂師米勒反對他女兒愛上一位貴族公子,因為他認為平民與貴族之間門第不當,而且貴族公子不可能真正愛平民姑娘。與此同時,公爵出于政治目的考慮要娶一位夫人,為此他必須與他的情婦(一個叫米爾福特的英國女人)表面上分手,分手的好辦法便是讓她和別人形式上結婚。公爵要替她找一個假丈夫,制造一個騙局。宰相為了進一步控制公爵,鞏固自己的地位,便要兒子費迪南與公爵的情婦結婚,得知費迪南愛上了平民出身的露易絲,他非常生氣,一方面是他覺得兒子和樂師的女兒“門不當戶不對”,另一方面,兒子如果娶了露易絲,就意味著自己的如意算盤落空。
宰相為拆散這對戀人,在威脅與利誘都失敗后就同他的秘書烏爾姆定下一條陰謀毒計:宰相下令將露易絲的父親米勒和她的母親投入監(jiān)獄,然后烏爾姆利用露易絲救父母心切去勸說露易絲放棄對費迪南的愛。露易絲感到無法與宰相家攀親,自己的愛情反而累及父母,別無選擇,只能讓自己落入陷阱,于是在烏爾姆口授下違心地給宮廷總管卡爾普寫下了一封假情書并立下誓言不道出真情。烏爾姆拿到這封露易絲親筆寫的假情書,利用一次集會假裝丟失,讓費迪南“偶然地”拾到它。費迪南看這封假情書,果然中計,他認為露易絲以前對他的情意全是假的,他的真正的愛受到了欺騙,而露易絲又立下了誓言,不能道破真情。費迪南在絕望的情況下往果汁中下了毒藥。露易絲喝下了放了毒藥的果汁,終于在臨死之前告訴了費迪南那封情書是假的,是為了救父母在宰相的壓力下寫的。費迪南得知真情后悔恨不已,在他心愛的人的遺體旁飲恨服毒身亡。一對年輕人為了純潔的愛情雙雙殉情,成為陰謀的犧牲品。
經典名句:
強迫經常使熱戀的人更加鐵心,而從來不能叫他們回心轉意!
這套陰謀是巧妙的,令人佩服的,我承認,通過嫉妒來扯斷我們心的結合。
點評:
《陰謀與愛情》是一部具有強烈戲劇性色彩的著作,具有典型的青年席勒式的、富于激情的、浪漫的語言風格,劇中情節(jié)生動,沖突激烈,揭露了社會的不平等以及宮廷內部爭權奪利的種種陰謀和惡行,反映了18世紀德國社會宮廷貴族階級和小市民階級的尖銳沖突。在劇中,男主人公費迪南渴望婚姻自由,敢于蔑視封建門第觀念,語言慷慨激昂,但他對封建社會現實的不滿與其說出于深思熟慮的理性,不如說出于奔放的感情,愛情放置在陰謀的背景下,總有讓人扼腕的結局,在悲嘆的同時我們卻更能感覺到愛情的真摯與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