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容不下愛情的海洋,至少還容得下相思吧。”——《海角七號》
跨越了時間與距離的七封情書,終于帶著逝去情人的思念,來到了白發(fā)蒼蒼、韶華不再的友子手中,無論炒作得多么厲害,演出得多么熱鬧,作為2009年初最紅火的銀幕記憶之一,《海角七號》中最吸引我們流連的始終是這七封情書。不可否認,它打動了我們,甚至促動起情書浪潮的復興,也再一次深深勾起了女人內(nèi)心深處的情書情懷。
情書于女人,就像一枚光彩奪目的胸針,別在她們的心坎上。待到紅顏變白發(fā),褪下了華貴的晚禮服,那枚胸針,依然閃亮在靈魂深處。
名人也愛情書
每個女人一生中都應該或深或淺地和情書打打交道,證明她愛過,或被愛過。無論她如何貧窮或內(nèi)斂,心底仍然有著與生俱來的對美麗感情的渴望,仍然希望被愛得以見證。
被情書寵愛著的女人和那些優(yōu)美纏綿的文字一起,成了鐫刻入紙的紅顏??v然一日老去,芳華凋盡,她還是可以以此為實證,一一翻過,安心地告訴自己,怎樣的愛意與崇敬曾發(fā)生過。
“兩個月來,我把什么都忘掉。為了你我情愿把家庭、名譽、地位,甚至生命都丟棄……”——1927年,浪漫才子郁達夫以有婦之夫的身份對王映霞一見鐘情,展開了苦苦的追求,這位原本堅定如鐵的女子最終沒能抵擋熱烈情書的攻勢,再也無法說出拒絕二字。
韓菁清和梁實秋的忘年之戀當時受到許多人的非議和反對,當問及為何會和大自己將近30歲的梁先生結(jié)合時,韓菁清說出了實情:梁實秋在追求她的過程中,竟然寫了上千封情書,有時一天竟要寫三封之多。遇此癡心,韓菁清無法不動容,終于在1975年力排眾議,和梁實秋步入禮堂。
林志玲,臺灣最美的女星之一,中學時期,林志玲長得亭亭玉立,當時許多人追求,天天收情書,她笑著說:“我都會留下來,累積了一整箱,結(jié)果出國時就被爸爸燒掉了,我還很生氣呢?!爆F(xiàn)在的林志玲身處娛樂圈,收到的情書反而少了,讓她感到不無遺憾。
看來,情書對女人來說是一種讓人上癮的蜜糖,再出名的女人也一樣,無論她愛不愛那個送出情書的人,她都會由衷地愛著情書。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徐志摩用才華橫溢的情書圈住了上海灘最著名的女子陸小曼;楊振寧用情真意切的情書得到了翁帆——這個他“老靈魂的禮物”,譜寫了一曲曠世的越年之戀。
外婆的情書
我外婆的炕柜里藏有一只小小的盒子,我從小就見過:木制的,烏黑顏色,很舊,不名貴,也不起眼,甚至連上面的鎖片都有了生銹的痕跡,除了外婆沒人有它的鑰匙。外公去世后不久的一天夜里,我起夜,看到外婆在炕頭默默地翻看里面的東西,之后手掌移向鼻翼,雖然那佝僂瘦小的身影背對著我,但我料想她已經(jīng)老淚縱橫。
外婆去世的那年冬天,我和母親收拾遺物,偷偷打開了那個盒子,里面除了一些陳年老舊的相片、手表之類的物品外,唯有幾張質(zhì)地脆弱發(fā)黃的信紙,是外公寫的,大意為在唐縣一切安好,衣食皆好,不要牽掛,事情辦得差不多了,即將回去,并叮囑外婆身體不好就不要吃太多杏子。內(nèi)容清平簡單,無非是一個男人告訴一個女人不必擔心,僅此而已。
外婆和外公一生相愛,情感彌深,但那大概卻是他寫給她唯一的一封信,時間是1950年夏,到現(xiàn)在,已將近半個世紀。我無法想象不識字又性格羞澀內(nèi)斂的外婆是如何在半個世紀前的夏天攥著幾乎被洇濕的信紙找到村里的識字先生的,也無法想象在外公去世后的漫長時間里這位清瘦倔強的老婦人又是以怎樣的心情和愛意來閱讀那些她并不認識的字詞的??v然如此,我暗地里卻堅信她能熟記里面每一個句子和一切細小的措辭,默默記誦,咀嚼那份穿過了時間、距離與生死的溫柔與關(guān)懷——薄薄幾張紙,卻成了慰藉她一生的情書。
情書情懷,華麗欲望
女人為何會愛情書?對此,人們眾說紛紜。其實,情書是女人的精神零食。它雖然不填肚子,不滿飽,卻有著別樣的滋味。情書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的意義。
女人熱忱地喜愛著被保護、被給予、被承諾,沒有太大的野心,無非想仔細經(jīng)營自己的感情,在愛里做個不大不小的富戶,無論年齡,無論美丑,無論生死,她被愛過,人證物證俱全。仿佛天性使然,愛、溫暖與安全,于她必不可少。
女人愛情書,因為情書是對美的印證。古人總說“女為悅己者容”,言下之意,若無“悅己者”,那么再美也仿佛無的放矢。雖然這句話放在現(xiàn)在有待商榷,不過,誰也無法否認女人的美麗與魅力需要一種來自他人的投射。如果沒有那落于紙面的褒贊,她自己將難以僅從鏡子中獲悉自己的美麗。情書是來自另一方的認證,在傳達愛意的同時,為女人心心念念期待的光彩作了注腳。
女人愛情書,因為情書是一份可以反復回味的、慰藉心靈的禮物。隨著時間的流逝,青春的消磨,鏡中容顏褪色,斑白爬上鬢角,再名貴的化妝品也難以留住她的風華,似乎什么也難以讓她記住自己的形象。擁有一封情書,可以在展開與藏起的交錯中擁抱過去的自己,親吻年輕的額頭,告訴自己有過什么,告訴自己足矣。
沒有情書的女人就像沒有零食吃的孩子,一樣可以生活下去,可肚子飽了,心與欲望卻沒有得到滿足,碌碌之外難免悵然若失。不要以為是虛榮作祟,其實,她不過想體驗一下心靈味覺的奢華。
結(jié)語
一個女人,她生命中或許有很多男人走過,她付出很多,也從他們那里一一得到,一個男人給了她桀驁狂烈的愛情,一個男人給了她溫暖富足的生活,一個男人給了她心靈細致的體貼,她帶著這些走過時間的磨礪,到老,已覺得十分幸福,在冬天的壁爐邊,回憶完一生的歡樂心酸后,她還有力氣用顫抖的手掀起紙扉的一角,神秘的一笑,用微微得意和開懷的口吻說,我收到過一封情書。之后的事情無須再講,她已經(jīng)不記得寄出情書的男孩的模樣,只是隱約記得他愛穿的顏色;她已經(jīng)不記得收到她情書的男孩的反應,只是隱約記得自己當時的羞澀與窘迫。
時代進步,信息爆炸將很多東西推向潰散,當動幾下拇指或復制粘貼點發(fā)送就可以表白的時候,世人對女人和情書關(guān)系的解讀讓她開始無所適從。實際上,她并非喜愛被幾十K印刷體文字歌頌,也并非喜愛被熒光屏上直白的文字引誘,她只是想,或許還有人肯用一個下午,一支鋼筆,認真地對她一一敘述感情,讓她可以不必按保存鍵就可以永久地享用這種甜蜜的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