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我稱為美女學者,其實無非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吧。我覺得我不美,但很陽光?!?/p>
——于丹
有人說:她是位博學、睿智的學者;有人說:她是位出色的心靈按摩師;有人說:她是成功女性的典范;還有人說……
自上《百家講壇》后于丹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公眾性人物,對她的評價很多。她帶著那份從容、干練用字正腔圓的腔調(diào)和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解讀了流傳中國2500多年的經(jīng)典《論語》引起轟動,成為學術明星。繼而又推出講座“于丹《莊子》心得 ”和在央視“文化訪談錄”播出“于丹·游園驚夢”講解昆曲,也好評如潮。
“聽完于丹《論語》心得、《莊子》心得,你會感到一陣放松,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生命的氣息,讓你豁達的去接受一切?!边@代表了大部分聽眾的心聲,她的心得與感悟就像心靈雞湯慰藉著現(xiàn)代人貧乏的心靈。
生命的逍遙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駕于萬物之上,而是用我們的心與世間萬物相勾相連、水乳交融?!诘ぁ肚f子》心得
于丹從小很自閉。因為是獨生女,父母“文革”后期都被下放,姥姥帶著她住在一個只有她們倆的三進大院子里邊。她從來沒有上過幼兒園,在6歲半上小學之前基本上像一個得自閉癥的孩子,話非常少。六七歲開始寫日記,日記都不太靠譜,基本上不記什么具體的事,都是一些心情感受,自己跟自己說話。整個小學到初中都是在這種很封閉的狀態(tài)下度過。
或許是童年的經(jīng)歷封閉造就了她性格的另一面叛逆。上高中后的于丹變得不安分、愛玩,她就讀的北京四中有一種特別好的傳統(tǒng),就是大家一定要會玩,所以于丹的性格一下子就變得特別的開朗外向。
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后,她當過學生會的主席,研究生協(xié)會的主席,而名氣最大、最能被人憶起的頭銜還是她學生時代玩委會主任的頭銜。她當時掌管財權,有一次拿著在80年代相當于巨款的3000多元和一群師兄妹去玩,瘋得一對一對跳著華爾茲轉(zhuǎn)著圈進入臺懷鎮(zhèn)。大學時她還曾有過一個人闖沙漠的記錄。
于丹喜歡游山玩水,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走遍很多地方,中國沒有任何一個省份是她沒去過的,世界范圍里面除了非洲沒去過,其他的洲去了很多,她每一個假期都不會閑著,至今還覺得行路對她來講比讀書重要。
于丹從4歲開始讀《論語》,5歲半看《紅樓夢》,她的骨子里傳承著老子、莊子的精髓和受著古典底蘊的熏陶。她從自閉到叛逆、灑脫、開朗、豁達,正印證了她解讀《莊子》的心得,做到心與萬物的交流,人與自然的和諧。這種和諧表現(xiàn)在她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與執(zhí)著,她的生命里處處充滿著陽光。
只有建立內(nèi)心的價值系統(tǒng),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于丹《論語》心得
于丹的第一份職業(yè)讓她刻骨銘心、終身難忘。她碩士畢業(yè)時遇到一個新的政策,大學生得被下放去鍛煉。于是于丹便帶著戶口,下到北京的南郊一個叫柳村的地方,去藝術研究院下屬的印刷廠。她那時干的活兒叫“闖活兒”,就是那種銅版紙厚厚的一摞,咔,下去以后,把它掄起來,就這樣一下她的手上就同時十幾條血口子,純體力活。于丹在那里干了一年半,然而這一年半的經(jīng)歷對她的磨礪很大,她稱自己在工作中學到了很多,“那是我真正讀的一個博士學位”,于丹感慨地說道。
于丹的職業(yè)角色非常多。她從事影視創(chuàng)作及研究工作、電視頻道策劃、傳媒運營策劃、城市形象策劃、教育培訓、傳媒研究,做得十分出色,獲獎無數(shù)。她還多次應邀擔任各種評獎的評委。
當別人問起:“老師您有這么多身份,您究竟看重哪一個?”“首先,我是個大學老師,我的第一要務是講課!” 于丹如是說。那么繁忙的她從來都不會誤課,她的敬業(yè)精神讓人欽佩。
于丹很會在鏡頭前展示自己,她坦然地說,這跟她對影視的了解分不開。她坐下來接受記者的采訪,會先征求攝像的“審美”意見:“你說我坐在哪個位置比較好?”說的過程中,她也不忘用眼角余光尋找鏡頭。當攝像稍稍偏離她的方向拍攝時,她又會特地停下來,要求攝像轉(zhuǎn)換位置。
于丹的口才很是讓人敬佩,出口成章,滔滔不絕,猶如江河。她講課時神閑氣定,娓娓道來;古今中外,信手拈來;語言妙趣天成。而于丹說,氣場很重要。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并不是僅僅用語言在說話,而是用整個狀態(tài)在說話。站在她的身邊,就能感受到這樣一種氣場,充滿感染力。
有人說于丹走上《百家講壇》是中了欄目制片人萬衛(wèi)的“計”。萬衛(wèi)曾與于丹相識,對她有著非常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八皇瞧胀ǖ拇髮W老師,思想尖銳、犀利,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人、打動人的能力都超出同時代的一般人,聽過她的課,你會感到自己的思想豁然開朗。”
經(jīng)過萬衛(wèi)一次又一次精心設計、旁敲側(cè)擊、左右迂回,于丹終于“中計”走上央視《百家講壇》。萬衛(wèi)沒有給于丹太多要求,只說:“你得讓中國15歲的人也能感興趣、聽得懂”,于丹就明白了,因為《百家講壇》瞄準的觀眾群,是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們。
毫無疑問,實踐證明于丹是成功的。她對《論語》、《莊子》作了‘感悟式’的解讀,她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jīng)典中的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使我們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寶,在這紛繁的生活中人人都需要一位孔子、莊子相伴,來緩解壓力。
于丹的出現(xiàn)掀起了一股“文化熱”,在海內(nèi)外文化界、教育界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她內(nèi)心深處有著自己堅固的價值體系,把壓力換成動力,職業(yè)中的她就像一輪太陽,用光輝溫暖著其他人。
“一個僅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女人是蒼涼的。對女人來講,幸福比成功更重要?!?/p>
——于丹
于丹認為現(xiàn)代女性一生中起碼要承擔四重角色。首先應建立大胸懷、大眼界、大人格的職業(yè)角色;其次是談戀愛、成家、做媽媽的倫理角色;再就是交朋友、運動休閑、融入社會生活的社交角色;最后應建立心靈系統(tǒng)、建立自我恢復能力的自我心靈角色。她說:“只有一種角色的女人是不完美的。”
于丹除了事業(yè)的成功,她的家庭生活也是其樂融融的。她很愛自己的家庭,她認為“一個女人應該是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如果這些角色都享受了,那就是遍享天倫之樂了?!庇诘ふJ為自己一樣都不缺。
39歲懷孕,40歲生女的她更是認為“孩子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收獲”。 女兒苗苗1歲多,于丹能陪她的時間很少,“沒帶過一天,沒陪她睡過一天覺”,但是女兒還是跟她最親,只要于丹一回家,就像炮彈似地沖到女兒面前,因為她是女兒最好的玩伴。
對于女兒以后的教育,于丹決不讓女兒再像她那樣從小學古文了,她說:“我會給她講些道理,其他時間就讓她痛痛快快地去玩吧?!?/p>
生活中的于丹其實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在她下放從事第一份職業(yè)的時候,她曾用身上僅有的10元錢買了一盒8元羅大佑《戀曲1990》的盒帶,就因為一句歌詞:“生命終究難舍藍藍的白云天”?,F(xiàn)在她也追星,有一次在車上聽到亞明的歌,覺得動了心,于是“一發(fā)不可收拾”,然后就有了打“飛的”去香港,到酒吧靜靜聽了一夜的歌又飛回北京的舉動。
像大眾女性一樣,于丹也很愛美。她每每都將自己裝扮得很得體,跟她現(xiàn)在的身份很吻合,時尚中透露著知識女性的端莊大方。她鐘情于紫色,聊到“穿衣經(jīng)”,她會很興奮地說:“我很喜歡紫色,我還有好多紫色的衣服、鞋子……”。
于丹也是一個很有情趣的人,她的好玩是出了名的,“反正跟正經(jīng)事不靠譜的,我都特別熱衷,且愛到骨子里”。她好古玩,愛昆曲,迷戀西方爵士樂,喜歡足球,20年如一日地力挺德國隊,癡迷拍照,她在一群人之中的pose總是最惹眼的,笑容也是最燦爛陽光的。
于丹就是這樣一個不管在職業(yè)還是在生活中都充滿幸福的“陽光”女人。
在談到2009年的工作計劃時,很多人在盼著出過四本書的她再接再厲,有新作問世,不過,于丹斷然否認了短期內(nèi)出書的可能性,她說:“我暫沒有再出書的計劃,寫過四本書后,目前我最想做的是養(yǎng)心、靜養(yǎng)一下?!?/p>
愿于丹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