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羅不姓羅,姓劉,叫劉慶羅,在村里的劉姓輩份中是長輩。小羅不小,58歲。因他到了58歲還是“童子身”,人們都稱他為小羅。曾幾何時,在左親右鄰的幫助下,也相看了幾個對像,就是有緣相識,沒緣發(fā)展。一年又一年,小羅的額頭上添了幾條深深的皺紋,但他想成家的信念始終如一,幾十年不曾改變,58歲的他還到處請人幫忙。他想有個家。
有個算命先生把小羅左手的掌紋反復研究過,說他命中有佳人,只是姍姍來遲,至于“遲”到什么時候,只能看小羅的造化了。小羅對此也堅信不移,給了算命先生10元錢咨詢費。遇到七大姑八大姨都拜托,遇到街坊鄰居都相請,看有合適的請幫忙,到時請上席坐。仿佛小羅的婚事成了全村關注的焦點,在這種情形下,小羅今天到河東看了一個,明天又到河西看一個,雖然都是走過場,畢竟是婚事的前奏。
有一天,小羅在上街的路上,遇見一個似曾相識的外村人,也不知人家姓什么,只是感覺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一起喝過酒。兩人一路有說有笑,當小羅講到個人的婚事時,又拜托他幫忙。這個外村人一聽,說我倒是有一個頭緒,人長得不錯,就是女方的腿有點跛,高不成低不就,一拖就成了老姑娘了,今年32歲,家人整天愁得到處托人介紹。小羅聽外村人介紹后,高興得眉毛都豎起來了,連說:“拜托,拜托!到時請你坐上席!”外村人一看小羅猴急的樣子,說道,等我回去打聽一下,再給你回話。小羅把自己的住處告訴外村人,并問外村人貴姓大名。外村人說:“我對你很面熟。我姓馬,你就叫我小馬吧。”他們有說有笑,儼然一對好朋友,不知不覺到了街上。分手時,小馬回頭對小羅說,過兩天我給你回話。
小羅一高興就哼起民間小調(diào),心想這趟街趕得巧,看來我馬上要做新郎了。
小羅從街上回來后,逢人便說心中的喜事。
第三天,小馬來到小羅家,進門就討喜,要先喝兩杯再說。小羅高興得又是敬煙又是倒茶,連問:“有眉目啦?”小馬神閑氣定地說:“我回去就到女方家說了,一家人都說與你年齡懸殊太大,我反復說,女方的母親終于松口了。女方的父親說,雙方情況都特殊,我們也不要彩禮。但結(jié)婚時,壓箱錢、上轎錢男方必須給。我全部答應了,你選個好日子吧!”小羅聽后,整個人都被幸福包圍了,連忙翻日歷,確定下娶親的日子。小馬說,到時你租輛馬自達去帶人,我去給你接新娘,要準備1000元喜錢留娶親時打點。
人有喜事精神爽,小羅興高采烈地到幾個親戚家中通知娶親日子,并請他們幫忙,辦幾桌酒席。有兩位親戚看他高興得忘乎所以,旁敲側(cè)擊地提示小羅,不要被騙了。小羅被巨大的幸福所陶醉,連說沒問題。好日子越來越近了,小羅的親戚買菜的買菜,打酒的打酒,各司其職。
小馬來到小羅家,接過小羅用紅紙包好的1000元喜錢,并拿了兩條“紅雙喜”香煙,兩大袋金絲猴喜糖。小羅租了一輛馬自達,小羅的一個表弟跟隨小馬一起前往女方家迎親。
迎親的隊伍過了大運河,又經(jīng)過幾個村莊,過橋過河都放鞭,一路喜悅。終于來到女方家所在的村莊,到了莊頭停下來,小馬交待小羅的表弟,并用手指著家門口有根電線桿的那家說道,就是那家,你先去,到那家門口就放鞭,等鞭響我再把馬自達帶過去。這時小羅的表弟一切都聽小馬的了,高高興興地抱著一萬響鞭炮往那家走去。莊上的人都以為是推銷鞭炮的呢,不年不節(jié)的,誰家買呀?小羅的表弟來到有電線桿的那家門口,快速地把鞭炮點燃了,陡然傳出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左鄰右舍的人們都出來了,一看是老王家在放鞭炮,大家都一頭霧水,沒聽說老王家有什么喜事呀?大家你望我,我望你,而老王家也感覺鞭炮聲炸得莫名其妙,一家老小都出來了。小羅的表弟看這家人全出來了,認為是接待他的,連忙作揖打躬,自我介紹,說道:我是來迎親的。老王一聽這話,臉陡然變色,大聲喝道:“你來迎什么親???”小羅的表弟發(fā)現(xiàn)不對頭,回頭一望,小馬早已無影無蹤了,開馬自達的小伙子遠遠望著,突然明白一切,開車掉頭就跑。
小羅家里熱熱鬧鬧,都在等著迎親隊伍的來到,就在大家翹首以待的時候,馬自達一陣風似地來到小羅家門口,鞭炮迅速點燃,人們一下把馬自達團團圍攏,都想先睹為快,看新娘的面貌,看新娘的身高,看新娘的胖瘦。這時小羅熱情澎湃,沖破幾個鬧喜人的阻攔,急不可待地擠到馬自達跟前,想親手把新娘攙扶下來,等小羅掀起車簾門一看,臉色突變!
小羅面對眾親戚,搖頭苦笑:權(quán)當是一次娶親實戰(zhàn)演習,大家吃吧,喝吧!
鞭炮還在歡快地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