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瘸子的真名叫楊景泰,很大氣的,可惜沒人叫。原因是他腿瘸,就落下了“楊瘸子”的綽號,很冤枉的。
其實,楊瘸子并不是大瘸,只是一只腳有點兒“點”,走路一跳一跳的。上小學(xué)時,我就認(rèn)得他。記得他個子不矮,足有一米八左右。冬天愛戴個“猴帽兒”,就是朝頭上一套頗像現(xiàn)在西方恐怖分子戴的那種“馬虎帽”,只是楊瘸子當(dāng)年是綰起來戴的,就顯出了慈祥。他穿著大襖,下面是夾褲。大襖不是大衣,外地人稱為“長袍”的那種,我們那里叫“大襖”。穿大襖的富人要穿羊皮坎兒,楊瘸子家窮,穿不起,就常用一根大帶子扎腰。大襖是帶大襟兒的那種,由于他不扣脖頸處的兩個紐扣兒,上襟角兒就常年耷拉著,露出脖子下面的那個三角胸,呈蝦紅顏色,讓人能看出他不畏寒,很壯實。大概是1956年,那年我剛報名上學(xué),那一年楊瘸子的大米糕很惹人眼。當(dāng)時他大概剛過不惑之年,可已留了胡須,一把抓的山羊胡。他腦袋大,有點兒猴腮,下巴長,再加上那縷山羊胡兒,就更顯長。楊瘸子為小生意人,屬換季型的,隨著季節(jié)賣鮮貨。有時賣面藕,有時賣米面鍋盔,有時賣鮮玉米,有時賣面花生。到了冬天,沒鮮可賣了,就一直賣焦花生。1956年南街任家糧行從外地進了不少南方大米,楊瘸子就賣大米糕。因南方米生長期短,性軟,蒸米飯不好吃,他就把大米磨成面,摻白糖蒸米糕,然后用刀切成方塊形,沿街叫賣。米糕白如雪,他從家里用托盤端出,冒著熱氣,那托盤隨著瘸腿一高一低,一高一低……遠(yuǎn)瞧像似從水中飄來一般,很是惹人眼球兒。
楊瘸子在西街住,女人死得早,撇下一個女兒。父女倆相依為命,苦熬了十多年,女兒終于長大成人,嫁給了潁河南岸一個唱戲的。那人姓王,唱須生,人稱“王紅臉”,唱腔高昂,音質(zhì)耐聽,只是吐字不太清楚,所以就一直進不了專業(yè)團體,只能在野戲班兒里混。楊瘸子很愛聽女婿的戲,有時還趕場,女婿在臺上唱,他在下面炫耀,對身邊認(rèn)識或不認(rèn)識的人說:“這是我的客?!薄翱汀笔窃|方言,就是女婿的意思。有些人不信他,很輕蔑地說他吹牛。他一聽更認(rèn)真,在臺下到處尋找他認(rèn)識的熟人,然后拉熟人找到那人,對那人說:“不信你問問他!問問,問問!”
為了能看戲,楊瘸子就炒焦花生趕會,挎著一籃焦花生,踮著腳走幾里路,邊賣邊聽?wèi)?。有時只顧仰臉聽?wèi)?,頑皮的娃娃就從下面偷抓他的花生。有一次他聽一段戲,一熟人將他的花生籃子拎走他都不知道。女兒女婿可憐他腿腳不好,就給他買了一輛舊自行車,他學(xué)了半個月也沒學(xué)會。他怕女兒掛心他,從此就不再趕會,只在鎮(zhèn)里鎮(zhèn)外做小生意。
不想就在那一年,他的女婿王紅臉與一個女藝人“唱”到了一起,私奔去了新疆巴州,臨走還留下一封信,說他今生今世再不回來,要老婆帶女兒另尋門路。言外之意,就是不離婚的離婚了。楊瘸子的女兒哭了幾天,抱著小的拉著大的回到了鎮(zhèn)上。楊瘸子看了看女兒和兩個外甥女,寬慰女兒說:“別哭了,去時你一個,回來多了兩個,咱賺了!你放心,有爹吃的就有你娘兒仨吃的!”
為了女兒和外甥女的生活,楊瘸子開始加倍做生意,一天到晚不閑著,炒花生,蒸米糕,貼小米面饃。但是,由于鎮(zhèn)上購買量有限,弄得多了并不一定能賣得完。為了多銷,楊瘸子又開始趕會或下鄉(xiāng)轉(zhuǎn)悠。有時轉(zhuǎn)一天仍有剩余,他只好“惡賣”。所謂“惡賣”,就是走到一家鋪子前,稱上一斤或半斤,硬放在你的柜臺上,哀求道:“幫幫忙,幫幫忙!”熟臉對著熟臉,又因為鎮(zhèn)人皆知曉他的女婿與人跑了,女兒拖兒帶女回來了,憐憫之心頓生,什么也不說,就將錢遞了過去。當(dāng)然,這又不是白幫忙,算是花錢買花生,又落了人情,何樂而不為?
盡管如此,楊瘸子家的生活仍然很緊張。這年冬天,潁河封河,從河南運往城北災(zāi)區(qū)的糧食過不了河。為救災(zāi)民,上頭決定破冰運糧,一下組織了幾十只小船,從河南岸開始砸冰,邊砸邊運。因天太冷,冰又厚,船剛一過去,河水就“稠”了。所以必須不斷有人破冰。本來破冰全是小伙子的事情,可楊瘸子纏著人家,原因是砸一天冰可以掙3塊錢工錢。當(dāng)時的3元錢可買一袋面粉,這對楊瘸子的誘惑很大。砸冰多用木榔頭,是臨時做的,用木榔頭的目的是怕砸冰人“閃”進河。當(dāng)然,也有用鐵錘砸的,油坊炸油用的那種,把子是藤條的,有彈性。鐵錘有輕有重,重的80斤,不是一般人能用得動的。平常多用50斤或30斤的。因為那天任務(wù)緊,不得不從油坊借來了幾十把大鐵錘。楊瘸子用的就是50斤重的大鐵錘。開初,楊瘸子在北岸朝南岸砸,開通之后,為擴寬水道,他分到了東邊。慘案就發(fā)生在這個時候,因為冰太厚,楊瘸子與另一個人合砸一塊大冰,另一個是個小伙子,力大,楊瘸子喊口號,一齊舉錘,不想他“落”的口號還沒喊出,小伙子性急,重錘提前落下,由于力大,冰被砸爛——而恰在這時候,楊瘸子的大錘也砸了下來,可他砸了個“空”,加上他只有一條腿支撐身體,頭重腳輕一下就“閃”進了河里。又因為他站的是下游,水流很急,楊瘸子落水后很緊張,先是抓住了被砸的冰的邊沿,不料那冰已被震裂,頂不住楊瘸子和水的沖力,斷了。等那小伙子伸手去抓楊瘸子,楊瘸子已沒了蹤影……
盡管人們極力砸冰搶救,但破冰近一華里,也沒尋到楊瘸子的尸體。直到第二年開春化冰,他女兒順河找了二十余里,才找到飄浮出的楊瘸子,好在春寒,尸體沒腐,只是皮肉比活著時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