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哨音,伴著音樂,每天一大早,謝炳溪叔侄倆都會帶著自家養(yǎng)的一萬多只雞進行晨練。這可是他們給雞制定的一套減肥方案中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雞養(yǎng)得好好的。越胖分量就越足,這在每個養(yǎng)雞人的眼里都是一件高興的事??芍x炳溪叔侄卻恰恰相反。他們偏偏要通過強化鍛煉把雞的重量減去三分之一,這雞沒有了份量老謝又拿什么去賺錢呢?
羨慕他人,自己也養(yǎng)雞
浙江省溫州市的梅源鄉(xiāng)是當?shù)匾粋€主要的禽蛋基地,童子雞的年出欄量達到了一百萬只。由于童子雞飼養(yǎng)60天就可以出欄銷售,因此這里的農(nóng)民幾乎每家每戶都參與了進來。
雖然童子雞只是普通內(nèi)雞的一種,但由于成本低見效快,梅源鄉(xiāng)很快形成了一個新的產(chǎn)業(yè),不少人都學著養(yǎng)起了童子雞。謝炳溪就住在梅源鄉(xiāng)旁邊的熬江鎮(zhèn),眼看著別人富了起來,也打起了算盤,邀上剛剛退伍回家的侄子謝做成,一起投資準備跟著養(yǎng)雞也賺上一筆。叔侄倆跑遍了市場,摸透了行情。結果發(fā)現(xiàn)本地的土雞因為量少,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每斤最少也能賣到10幾元。如果找個山頭,散養(yǎng)起來一準能賺得個先機。
批量養(yǎng)殖土雞需要一個大的空間,鄉(xiāng)里原來的養(yǎng)豬場占據(jù)了加。多畝山地,周邊青山綠水,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利用起來。謝炳溪趕忙帶上侄子謝做成把整個養(yǎng)豬場承包了下來,圍山隔欄,修建雞舍。引進了5000多只土雞雞苗,大干起來。在叔侄倆的精心照料下雛雞漸漸長大。精神十足,當飼養(yǎng)6個月達到土雞出欄標準的時候,5000多只土雞的個頭是一個比一個大,地這讓謝炳溪和謝做成都滿心歡喜。
雇車裝運,拉著首批的500多只土雞,兩人第一次走進了市場。誰想到,事情并非他們想象的那樣一帆風順。溫州人喜歡沒有脂肪一餐就能吃掉的小雞。而老謝的雞足足比別人的重了一倍。一周下來,是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謝炳溪萬萬沒想到個頭大反到成了缺點,還被人挑三揀四,戳戳點點。在市場上栽了跟頭,老謝的幾千只雞也一下子窩在了手里。這時他無疑是個沉重的包袱。
一句玩笑話,引出另類養(yǎng)雞法
正當謝炳溪憂心忡忡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相識多年的朋友陳光啟來到了山上,閑聊之中老謝說出了自己的苦處,誰想到陳光啟的一句玩笑話改變了這里的一切。
給雞減肥這可是聞所未聞,幾個人在書本上查不到任何可借鑒的東西,想來想去,要想讓雞苗條下來還是得腳踏實地靠運動。于是,大家都拿起棍棒倒著班的在樹林里攆著雞跑來跑去。
人受累不說還驚了雞,雞群開始不吃不喝,不久一些體弱的雞開始病倒。這讓老謝不得已只能停止了他的減肥計劃。更讓謝炳溪想不到的是。餓了幾天雞群恢復了平靜之后,居然食欲大增,反而是一個勁地猛長,最大的已經(jīng)超過了六斤重。這下老謝對自己的減肥計劃也失去了信心。就在大家都感到無可奈何的時候,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又為他們的減肥計劃找到了突破口。
那時候一個人也閑著無聊,沒事一邊看雞,一邊欣賞音樂的時候,調(diào)了一下頻道,來了一個勁爆音樂,有個雞就有反應了,他感覺這個雞挺有意思的。
雖然收音機的音量非常小,但附近的雞都跟隨著翩翩起舞,伴著節(jié)奏自己運動。這個發(fā)現(xiàn)讓謝做成無比興奮。自認為找到了好的方法,第二天一早,謝做成就拉著叔叔拉線布電,在整個雞場四周都裝上了喇叭,準備將計劃全面實施??伤麄?nèi)f萬沒有想到,這個舉動險些讓他們血本無歸。
雞本身屬于一個自然安靜的動物,你忽然之間給他來一個沒有適應過程的勁爆音樂,它炸窩了。沒想到適得其反,還損失慘重。顯然這個方法還是行不通,老謝又跑到了縣里的畜牧局,邀請了專家尋找解決的途徑。
明白了循序漸進的道理,謝炳溪找來了輕柔音樂。音量也從小到大逐步調(diào)節(jié)。幾天下來,雞群適應了環(huán)境。自顧自的在樹林采食,反倒不去理會喇叭里的音樂,有的甚至在喇叭旁酣然入睡。
為了驚醒熟睡的雞,謝做成想到了在部隊時緊急集合的哨子,可又怕驚嚇了雞群,只能輕輕地做個實驗,結果雞群馬上發(fā)生了反應,都停止了一切活動,仔細聆聽了起來。他靈感就來了。
用長音集合開飯,用短音休息解散。日久天長,謝做成的口哨不僅成了命令,還成為了音樂前集中精神的指令。在音樂口哨的雙重配合下,雞群有了新的生活規(guī)律。老謝的減肥計劃也得以順利實施。每當放起激昂的迪斯科,雞群就會伴著節(jié)奏上躥下跳,在樹林中穿梭飛行。練就了一身飛檐走壁的絕活。
瘦身雞好賣,雞蛋也暢銷
每天保持高強度的鍛煉,很快使這批雞的體重都減到了三斤左右。這讓老謝喜出望外,而周邊的村民看著他們叔侄的奇怪舉動。都感到無法理解。
在別人眼里老謝那就是干賠不賺,可謝炳溪自己的心里卻早就有了另外的一本賬。每天清晨市場中都會出現(xiàn)叔侄倆現(xiàn)場刨雞的場景。這讓不少人都感到非常好奇,駐足觀看。
有了特點也就有了賣點,普通肉雞每斤不過5、6元,而減了肥的瘦身雞價格一下子賣高出了一大截。
市場上出了名的瘦身雞,很快就引采了不少經(jīng)銷商。這也為老謝打開了新的銷售渠道??此瀑r本的買賣就這樣讓謝炳溪足足賺上了一筆。不過這瘦了身的雞也給叔侄倆帶來了一個新的麻煩。它們苗條的身材讓產(chǎn)下的蛋也都隨之減了個,一斤足足要稱上十四五個。比別人都小了一號的雞蛋,一上市立即就遭到了非議。
誰都說這種小雞蛋肯定是雞上躥下跳,劇烈運動產(chǎn)出來的,是畸形蛋。老謝是有口難辯,雞蛋又不能長久保鮮,于是,謝炳溪又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
謝炳溪把雞蛋都送人了,這雞蛋干什么送人,這么多雞蛋,按照這個市場價格,一斤雞蛋就是一斤雞蛋的價錢,也是收獲啊!
這回連自己的侄子都不能理解,可老謝還是堅持每天把最新鮮的雞蛋送人。接連一個多月,鮮美的雞蛋終于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很多人都慕名而來。雞蛋的小個反倒成為了標志。15元一斤在溫州市場一路暢銷。
這看似賠錢的買賣不僅一次又一次讓謝炳溪叔侄贏來了財富,也給他們的雞賦予了一個新的概念,找到了一個新的賣點。
生意經(jīng)·創(chuàng)業(yè)銀版200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