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海嘯般的襲來時,很多人都切身感到了寒冷的威脅“物價不穩(wěn)、打工者突然失業(yè)、工作難找?!睋?jù)國家發(fā)改委此前公布的一項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后半年,中國共有6.7萬家大小規(guī)模的企業(yè)倒閉。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僅10月上旬,就有近50家外資企業(yè)申請破產清算。這些工廠所聘用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來自中國內地的農民工。面對目前就業(yè)難的情況,做什么生意才能賺錢已成為人們當前需要尋找的答案。而中國關公文化-古老錦貼工藝,卻能在金融危機中而依然走俏,不用出外打工,坐家加工賺錢,成為創(chuàng)業(yè)者再就業(yè)的良機。
2008年9月底,隨著火車的一聲長笛,列車駛入蘭州車站。30歲青海打工者李國強急匆匆地下了車,來到車窗外和車上兩個同伴忙著卸下行李,三人行李大大小小有十多件。回來之前,他在廣東省東莞某鎮(zhèn)一家塑膠電子廠打工。計件工資,每個月的收入在1800元以上,但近段時間廠家的業(yè)務很不好,訂單減少工資一降再降。很多人一個月工資都不到1000元,工人也裁減了不少。不到一千元的工資簡直沒法維持生活,其他廠又不招人只好回家。同伴告訴他,他們那里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很多廠不是關門就是放假?!按蚬啄?,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工人都開始回家了”。
盡管經濟不景氣使李國強十分失望,但他仍不服輸,幾個月前,他曾在一本雜志看到了關于“山西運城關公工藝協(xié)會”的一則聯(lián)營信息,李國強雖然文化不高,但腦子還是比較靈活,平時在閑暇的時候看些信息之類的雜志。想到農村閑散勞動力和無業(yè)人員居多,如果能把農忙之余的空閑時間利用上,以此項目去賺錢不是很好嗎?李國強對手工制作錦貼工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打通了“山西關公文化工藝協(xié)會”的電話:0359-2029876和查看了他們的網站:www.gggyp.com經過了詳細了解得知他們主要是用彩色綢緞制作的各種錦貼工藝品,工藝流傳于他們當們地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做出來的工藝品形象逼真、立體感強,并被中央電視臺獨家報道過,與他們合作有兩種方式:一是個人帶料回家制作,日工資在50元左右;另一種是辦小型工藝品廠,不需要廠房設備,只需組織十幾人便可加工。免費發(fā)放原料,做出產品后全部統(tǒng)一回收、現(xiàn)金結算,另付給管理者工資2000元+提成。只要耐心、認真都可制作,這樣更加增強了他做錦貼工藝的信心和勇氣。李國強的妻子平時就喜愛手工藝品,所以對他來說做起來更是滿懷信心??紤]到當?shù)亻e余人員比較多,光靠他們自己加工畢竟效益是有限的。所以決定自己先加工然后再辦小型工藝廠,小兩口開始了認真仔細的制作,很快不到五天的時間就可以上手了。第一個月下來,不但干凈不累人,而且一下賺了三千多元。幾個月下來竟掙了近兩萬元,把他們高興壞了,比他在外地累死累活的打工賺的錢還多,而且足不出戶就可以賺錢。不久小兩口靠手工制作錦貼工藝賺錢的消息在村里傳了出去,一傳十,十傳百,李國強家瞬間就成了村民的聚集點。
鄉(xiāng)親們非常羨慕并紛紛登門拜訪。親戚朋友更是要求與他合作。李國強正好也想擴大規(guī)模提高效益,于是向山西關公文化工藝協(xié)會申請辦理了小型工藝廠?,F(xiàn)在李國強的工藝廠又在其他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了幾個分廠,帶動了更多的無業(yè)人員和他們一起加工,這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收獲,如果現(xiàn)在還是外地打工,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李國強看到自己的成就,心里有說不出的興奮,再也不用去千里迢迢背井離鄉(xiāng)地在外打工了!他激動的告訴大家說:“做生意不能光靠坐、等、看,失業(yè)不等于無業(yè),只要能找到好的項目一樣可以賺錢!通過與山西關公工藝協(xié)會(政府注冊社會團體、誠信單位)這段合作,他們非常講信用,使我得到了今天的收獲,我計劃帶動鄉(xiāng)親們長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