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對果樹生長的影響很大,易造成植株生理干旱、對離子的吸收失衡造成體內礦物質元素不平衡營養(yǎng)不良,造成代謝紊亂等等,但對于鹽堿地區(qū)如何栽培管理果樹,就應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來解決。
1、選好樹種苗木。選種耐鹽堿的棗樹,葡萄、沙棘、石榴、梨樹等樹種。當地馴化篩選的健壯苗木應為首選。
2、挖坑洗土施肥。栽植樹穴應比非鹽堿地大些,以1m~1.5m見方為宜,挖好后用大水沖洗樹坑,以排走樹坑近處鹽分,每坑施腐熟有機肥50kg,磷肥1kg,與土壤混勻。也可采用溝栽方式,定植前,將定植帶內的土分往兩邊,使定植帶的窄畦呈勾狀,利用鹽往高處走的道理,返鹽時鹽堿分布在兩邊高埂上,減輕了對果樹的毒害。
3、巧躲鹽堿定植。(1)定植時間躲鹽堿。雨季降水可有效地沖去土層鹽分,但此時定植,葉面蒸發(fā)量最大,不利成活,困此以雨季剛過定植為好,此時秋墑適宜,鹽堿被雨水沖刷后含量最小,根系受害輕,易成活。(2)定植空間躲鹽堿。根據水往低處流,鹽往高處走的水、鹽運行規(guī)律,將樹盤定在低于地面10cm~15cm處。
4、合理密植。密植可增大覆蓋度,減輕地面蒸發(fā)造成的返鹽。小冠密植能較好的適應鹽堿區(qū)風大,土地貧瘠、水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掛果勻、單產穩(wěn)。
5、間作綠肥。幼樹期適當間作一些矮稈作物,利于土壤培肥和抑鹽,最好間作草木樨、苜蓿等抗鹽堿、不易生病蟲害的綠肥。
6、科學施肥。要注意有機質和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根據樹種、樹齡合理施肥,做到以肥壓堿。有機肥可緩沖鹽堿危害,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利于土壤生物生長發(fā)育,有機肥應以腐熟的動物糞便和植物秸稈為主。磷能促進果樹根的生長發(fā)育,緩沖鹽分危害。鐵、硼、鋅等元素在鹽堿地有效性差,應注意追肥。含氯肥料可增強鹽堿危害,果樹又是忌氯作物,切勿施用這類肥料。堿性肥料也不宜施用。
7、合理修剪。鹽堿區(qū)林木較少地域開闊,易出現(xiàn)大風天氣,為防風害,果樹要早定干、低留干。比如蘋果樹可在70cm~80cm定干,輕剪造形,幼樹盡量不拉主枝,促旺長擴大樹冠,盡量壓平輔養(yǎng)枝。鹽堿區(qū)果樹根系下扎少,易早衰,所以慘剪時要適當輕剪,而且要早期固定枝組,增加地上部對地下部的養(yǎng)分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