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原產(chǎn)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是食、藥及工業(yè)兼用樹種,其食用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由于花椒適應性強、耐貧瘠、耐寒、易栽培、好管理,我國多數(shù)地方均有栽植。近年來,隨著山區(qū)開發(fā)步伐的加大,我市花椒栽培面積逐漸擴大,花椒已經(jīng)成為山區(qū)農(nóng)民致富的一項產(chǎn)業(yè)。為使花椒栽培達到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目的,我們在學習外地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qū)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豐產(chǎn)栽培技術措施,現(xiàn)總結如下,供參考。
1、選擇優(yōu)良品種
花椒品種主要有大花椒、大紅袍、小紅袍、白沙椒、豆椒和油椒等,以選擇果大、色紅、香味濃、產(chǎn)量高的大花椒為好。
2、選擇適宜地塊
花椒喜光,在陰坡、蔭蔽條件下結實差,造林地類以交通方便、便于管理,接近水源的陽坡農(nóng)耕地為好,選擇以光照充足、溫暖向陽的耕地最為適宜。
3、選擇優(yōu)質苗木
苗木選用1~2年生根系發(fā)達、枝芽飽滿,苗高在80cm以上的實生花椒苗,苗木無病蟲害,對受傷的根系,應從受傷部位以上進行短截,并保證苗木隨運隨栽,或采用蘸根,以塑料袋包覆后將苗木運往栽植地。
4、合理密植
根據(jù)花椒樹種特性和經(jīng)濟目的,采用長方形配置,株行距3×4m,畝栽56株。
5、栽培技術措施
5.1栽植時期。以春季最好,也可于9月~10月份栽植,栽植前剪去部分嫩梢嫩葉。
5.2整地。花椒栽植前,最好提前半年細致整地,采用60cm×80cm的穴狀整地。
5.3栽植。栽植時將苗木放在定植穴中心,進行培土,隨后將苗木稍稍上提,使根系充分舒展,于土壤緊密結觸,再填土塌實,土填至苗木根頸與地表平為止,做一樹盤,澆透定根水。等水滲后第二天,重新平地踩實,以樹干為中心修1m見方的樹盤,使其四邊稍高,中間略低,然后將1.2m見方的地膜覆蓋在樹盤上,膜面拉直平展,四周做溝壓土蓋嚴,樹干周圍壓土。
5.4撫育管理。
5.4.1灌水與排水:灌水本地區(qū)春季少雨干旱,栽后應視土地墑情澆水灌溉,有條件的地方還要保證休眠期和生長期的灌水,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季節(jié)進行,生長期灌水應在花前、花后和花芽分化期各灌一次水。排水花椒不耐澇,本地區(qū)夏季多雨,山地容易形成漬害,因此雨季應做好排水降漬工作。
5.4.2施肥:施肥方法主要用穴狀和環(huán)狀溝施,在樹盤外圍挖溝穴施肥,施肥分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施肥時間以摘椒后最好。
5.4.3定干除蘗:定干定植后的花椒苗,應及時定干,標準為干高50cm處。除蘗對定干后的花椒苗,要及時除去萌蘗,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
5.4.4整形修剪:花椒為灌木型喜光樹種,以無主干、各骨干枝均分布的自然開心形和多主枝叢狀型為最理想?;ń沸藜粼谡麄€休眠期都可進行,以疏剪和短截為主。疏剪是從基部剪去枝條的剪法,將過密枝、重疊枝、干支、纖弱枝和病蟲枝全部剪去;短截是為促發(fā)新枝,而剪去部分枝條的剪法,為擴大樹冠,應適當采用短截方法,刺激枝條生長。
5.4.5病蟲害防治:本地區(qū)以蚜蟲和花椒鳳蝶對花椒最為嚴重。
(1)花椒蚜蟲的防治:花椒蚜蟲屬同翅目蚜蟲科,以若蟲、成蟲危害椒樹的嫩枝、嫩葉、幼花、幼果。花椒樹被害后生長發(fā)育不良,致使落花落果,降低產(chǎn)量。嚴重時,感染煤污病,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椒樹坐果率或有果不飽,減產(chǎn)達70%左右,使經(jīng)濟效益大大下降。5月份是花椒蚜蟲遷飛的高峰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時期,可選用10%吡蟲啉粉劑2000倍或2.5%功夫微乳劑2500倍或35%賽丹乳油2000倍噴霧。噴藥時間可加噴0.3%磷酸二氫鉀或豐壯樂(氨基酸葉面肥)300倍。噴藥時加少量洗衣粉或洗潔精,能增強藥液附著力,使藥液均勻展布在葉片上,提高防效。
(2)花椒鳳蝶的防治:花椒鳳蝶又名柑橘鳳蝶、黃風蝶,俗稱黑蝴蝶、伸角蟲,屬鱗翅目風蝶科。咀嚼式口器,主要危害花椒、女貞、黃檗等植物。以幼蟲取食葉片,造成缺刻或大小不同的孔洞,3齡以后食量大增,可將葉片全部吃光,僅留下葉柄和中脈,苗木、幼樹受害較重,影響枝梢正常生長?;ń辐P蝶3齡以后食量大增,要抓住3齡以前這個防治的關鍵時期,加以消滅??刹捎梦付緞┖陀|殺劑,常用藥劑有40%氯氰菊酯2500倍液、10%千蟲克1000倍液.滅幼脲Ⅲ號1500倍液、40%溴馬乳油1000~1500倍液等進行葉面噴霧,間隔期10~15天,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