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宴四酒菜四炒菜一海碗湯。做菜之前,先將宰殺過的雞洗凈掏出內(nèi)臟,劃下雞脯肉和里脊,分放入兩碗清水內(nèi)浸泡。然后將去掉內(nèi)臟和雞脯的整雞下入開水鍋中,用武火煮15分鐘后投入花椒、鮮姜片、蔥段和1小塊肉桂,改用文火燉1小時。用筷子戳雞脊即透時出鍋,晾涼后剁下雞頭、雞爪、雞翅、雞腿待用,其余剁成雞塊待用。
香菇雞翅
用料:加工后的雞翅,水發(fā)香菇8朵,蔥姜各少許,精鹽適量,味精少許,香油20 g。
制法:將香油倒入燒熱的鍋中,投入蔥姜煸香,倒適量雞湯。湯開后下入雞翅香菇和精鹽,煮開后用文火煨至湯將盡時,撒入味精,改用武火稍燒后出鍋,晾涼時上桌。
特點:圓片香菇與長條雞翅相配,褐白二色相間,色調(diào)清雅,味道鮮而不淡。
水晶雞掌
用料:加工后的雞爪、豬皮150 g,精鹽、味精、蔥、姜各適量,蒜泥、辣椒油、香菜末、醬油、醋各少許。
制法:刮去肉皮上的毛茬和肥膘,放入開水鍋內(nèi)煮至七成熟時出鍋,將肉皮切成6 cm長3 cm寬的塊。雞爪脫骨切成寸段,與肉皮一起放入碗內(nèi)加清水、蔥、姜、精鹽上籠蒸20分鐘。出鍋后揀去蔥、姜,冷卻凝固后切成片按原形裝盤,澆上用蒜泥、辣椒油、香菜末、醬油和醋兌成的調(diào)味汁即可。
特點:透明、滑潤、別有風(fēng)味。
鹽水雞什件
用料:雞肫,雞肝,雞心,水發(fā)腐竹50 g,水發(fā)木耳20 g,精鹽、料酒、蔥、姜、味精、花椒各適量,香油15 g。
制法:將撕去內(nèi)金的雞肫、雞肝和雞心用淡鹽水洗凈,再用清水沖去鹽味,放入花椒淡鹽水中浸半天后,將雞肫和雞肝、雞心分放在兩個碗內(nèi),加料酒、蔥、姜、味精上屜蒸。燉蒸1小時,肝、 心蒸半小時,出鍋后晾涼待用。
水發(fā)腐竹和水發(fā)木耳放精鹽、味精、姜汁、香油拌腌15分鐘后,與晾涼的雞肫、肝、心摻在一起裝盤上桌。
特點:味道鮮咸清香,愈嚼愈有滋味。
胡椒雞腿
用料:煮熟晾涼的雞腿、雞蛋兩個,干淀粉50 g。白胡椒面、精鹽、味精各適量,香油15 g,花生油500 g(約耗50 g)。
制法:雞蛋磕入碗內(nèi),打散,加入25 g干淀粉,白胡椒面、精鹽、味精、香油調(diào)勻。雞腿滾上干淀粉面,裹上蛋粉糊,下入四成熱的油中炸至酥香撈出,趁熱剁成塊,即可裝盤上桌。
特點:外酥里嫩,微有胡辣味。
白雪雞脯
用料:雞脯肉,牛奶半杯,雞蛋清兩個,濕淀粉40 g,精鹽、味精、蔥、姜末各適量,雞油少許,香油15 g,玉米心油或豬油500 g(約耗50 g)。
制法:將雞脯肉切成片,加姜汁、香油腌漬片刻。濕淀粉20 g,加牛奶,蔥、姜末、精鹽、味精兌成芡汁。雞脯片掛上蛋清淀粉漿后分批下入溫油中滑過撈出。炒鍋內(nèi)留底油少許,倒入芡汁,用手勺攪動數(shù)下,待芡熟時下入滑得的雞脯片,攪勻后淋雞油出鍋裝入平底盤中即成。
特點:雞片、芡汁顏色雪白,周圍浸著黃色雞油,頗為美觀。入口鮮嫩不膩。
桃花雞塊
用料:煮熟晾涼的雞塊,番茄醬1羹匙,米醋5 g,白糖30 g,精鹽1分、味精、姜末各適量,香油25 g。
制法:炒鍋燒熱后倒入香油15 g,油熱時投入姜末,姜末水分蒸發(fā)完時放入番茄醬、米醋、白糖、精鹽和一羹匙水,用手勺攪動,炒至醬汁發(fā)亮?xí)r兌入8羹匙開水,下入雞塊,用文火煨至汁濃時撒入味精,淋上香油出鍋。
特點:顏色紅亮,味道酸甜。
口蘑燴雞腰
用料:雞腰,口蘑25 g,精鹽25 g,醬油15 g,蔥、姜、蒜各少許,水淀粉適量,雞油少許。
制法:雞腰洗凈后投入開水中稍煮撈出,一剖兩半。口蘑用溫鹽水泡開,留下口蘑湯,反復(fù)用清水洗去口蘑上的泥沙,撕成小片。炒鍋燒熱后放入雞油,油熱時投入蔥、姜,待出香味時倒入醬油、口蘑湯。湯開后放入雞腰,口蘑片和精鹽,待雞腰熟時淋水淀粉勾芡,撒入蒜泥,淋上雞油盛入湯盤中,
特點:蒜香撲鼻,雞腰軟嫩,口脯滑潤。
糖醋金裹銀
用料:雞蛋6個,青豆10顆,醬油10 g,米醋15 g,白糖25 g,花生油500 g(約耗50 g),淀粉少許,香油15 g,精鹽1分。
制法:雞蛋磕開,清、黃分放。將蛋清打散,加水、鹽攪勻,倒入抹有油的深底盤中,上籠用文火蒸15分鐘取出,晾涼后切成象眼塊。
蛋黃攪勻后兌入淀粉調(diào)成糊。將蛋清塊掛上蛋黃糊,逐塊下入五成熱的油中炸至外皮酥脆撈出。
鍋內(nèi)留底油少許,倒入用醬油、米醋、白糖、姜末、淀粉和水兌成的芡汁,待汁熟時投入蛋清塊和水煮青豆,攪勻后淋香油出鍋。
特點:此菜黃中點綠,色澤鮮艷;外酥里嫩,甜酸適口。因白色的蛋清塊外裹蛋黃糊,故名金裹銀。
雞頭紫菜湯
用料:雞頭、紫菜適量,精鹽、味精、花椒油各少許,雞湯適量。
制法:雞頭一劈兩半,下入雞湯中煮10分鐘后,放精鹽、味精、撕入紫菜,淋上花椒油盛入海碗內(nèi)即成。
特點:湯色白中飄紫,愈喝愈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