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對人體的功效源于其所含的膳食纖維,其中主要為不溶性膳食纖維。在食物越來越精細,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呈現(xiàn)逐漸減少趨勢的今天,注意增加粗糧,補充膳食纖維,對于防治肥胖癥、糠尿病、高脂血癥等是有其現(xiàn)實意義的。
近年來吃粗糧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市民把吃粗糧當成一種時尚,粗糧被“炒”得很熱。人們喜歡吃粗糧,一方面是懷念過去的生活,另一方面是認為它營養(yǎng)高、口感好。粗糧對人體的功效源于其所含的膳食纖維,其中主要為不溶性膳食纖維。在食物越來越精細,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呈現(xiàn)逐漸減少趨勢的今天,注意增加粗糧,補充膳食纖維,對于防治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是有其現(xiàn)實意義的。然而,粗糧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攝取,不僅難以起到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作用,相反還可能造成諸多問題?!饵S帝內(nèi)經(jīng)》提出“五谷為養(yǎng)”,意思是人們?nèi)粘K璧闹饕獱I養(yǎng)大部分從糧食中攝取,糧食是人們的主食,粗細糧均有豐富的營養(yǎng),搭配食用對健康有利。因此吃粗糧不應(yīng)是一種時尚,細糧、粗糧合理搭配、平衡膳食才是健康的追求。
1.食粗食雜也要視不同人群而定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家研究表明,若是人們不分年齡過多地食粗食雜,對健康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食粗不能盲目,應(yīng)該按年齡、按人群來選擇。孩子長牙時吃些粗纖維食物對牙齒非常有利,因為進食粗纖維食物時,必要經(jīng)過反復(fù)咀嚼才能吞咽下去,這個咀嚼的過程,有利于牙齒的發(fā)育和牙病的預(yù)防。
35歲至45歲這個年齡段的人,新陳代謝開始放慢,應(yīng)少食高甜度的食物,宜食用各種干果、粗雜糧、大豆、新鮮水果等。到了45歲至60歲時,尤其需要重視調(diào)節(jié)和補充營養(yǎng)。高血壓病人要少吃鹽,食用含有豐富鉀的食物,如干杏、豆類和干果。在這個年齡段的婦女到了絕經(jīng)時,要多食用大豆產(chǎn)品,把骨損耗減輕到最低程度。胃腸功能較差的老年人(60歲以上)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兒童要少吃粗糧,并且要做到粗糧細吃;運動員、體力勞動者由于要求盡快提供能量也要少吃粗糧。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癥狀者、長期坐辦公室者、接觸電腦較多者、應(yīng)酬飯較多的人則要多吃粗糧。
2.粗糧雖好不宜多吃
粗糧吃得太多,會影響消化。過多的纖維可導(dǎo)致腸道阻塞、脫水等急性癥狀,使胃腸道不堪重負。大量進食粗糧,影響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yǎng)元素。所謂“面有菜色”,就是纖維素吃得太多,導(dǎo)致營養(yǎng)不良的典型表現(xiàn)。大量進食粗糧,還可降低蛋白的消化吸收率。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大量進食粗糧,可能導(dǎo)致發(fā)生低血糖反應(yīng)。那些營養(yǎng)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如懷孕期和哺乳期婦女、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青少年,進食過多粗糧,影響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最明顯。
3.合理和科學(xué)地進食粗糧
營養(yǎng)學(xué)家研究表明,粗、細糧搭配起來一同食用,比單吃任何一種其營養(yǎng)價值都要高出許多倍。具體做法就是在食用大米、精白面粉做的主食外,每天最好能保證食用200 g粗雜糧制作的食品。晚餐時吃紅薯、芋頭、土豆等薯類食物能降低旺盛的食欲,提供較多的B族維生素。每周至少吃三次粗糧,有助于健康。
目前,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已經(jīng)頒布了纖維食品指導(dǎo)大綱,給出了健康人常規(guī)飲食中應(yīng)該含有30~50 g纖維的建議標準。研究發(fā)現(xiàn),飲食中以六分粗糧、四分細糧搭配最為適宜。
在平時膳食中可以從4個方面進行改善:①粗糧與細糧搭配,因各種糧谷類食品中所含營養(yǎng)素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一致,搭配食用可提高食品營養(yǎng)價值。②粗糧與肉蛋奶搭配,粗糧的蛋白質(zhì)中賴氨酸含量較少,與肉蛋奶類副食搭配可補其不足。③粗糧細吃,把粗糧熬粥或者與細糧混起來食用,可避免口感及吸收較差的問題。④粗糧間的搭配,從營養(yǎng)學(xué)上來講,玉米、小米、大豆單獨食用不如將它們按1:1:2的比例混合食用營養(yǎng)價值更高,因為這樣可以起到蛋白質(zhì)互補作用。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臘八粥、八寶粥、素什錦等,都是很好的粗糧混吃。
4.粗糧菜肴實例
晉北農(nóng)家炒涼粉
原料:土豆粉制作的涼粉350 g,豬肉50 g,干黃豆20 g,紅椒1個,生姜5 g,蒜6 g,蒜苗8 g,鹽3 g,味精3 g,醬油2 g,山西陳醋5 g,胡椒粉4 g,芝麻油2 g,花生油50 g。
制作過程:(1)涼粉切成大菱形塊;紅椒切成小菱形塊;豬肉剁成末;生姜和蒜剁成末;蒜苗切成馬耳朵形;干黃豆用水泡軟待用。
(2)燒鍋上火,入油,下肉末炒至酥香,再放入生姜和蒜炒出香氣,加黃豆、紅椒、涼粉炒拌均勻,然后放入鹽、味精、醬油、山西陳醋、胡椒粉、芝麻油調(diào)味,干炒成菜,裝盤后在菜肴表面撒上蒜苗即可。
制作關(guān)鍵:(1)選用土豆制作的涼粉為主料。
(2)豬肉末一定要炒至酥香。
(3)整個制作過程中不宜放水,應(yīng)采用干炒。
點評:此菜是一款地道的山西家常菜,色澤醬紅,味咸、香、酸、鮮、微辣,肉末干香,涼粉軟滑,較適宜北方人的口味。采用土豆制作的涼粉為主料,并加入黃豆,是一款用粗糧制作的理想菜肴。
大碗燴莜面魚魚
原料:莜面200 g,豬肉50 g,粉條15 g,豆角20 g,海帶10 g,土豆20 g,番茄30 g,白芝麻5 g,香菜3 g,生姜片3 g,蒜片4 g,鹽3 g,味精3 g,陳醋5 g,醬油3 g。
制作過程:(1)莜面粉加水和成面團,放置一段時間后,用手搓成兩端細中間粗的橄欖形(北方人稱其為魚魚),用水煮熟后撈出、過冷水待用。
(2)豬肉切小片;豆角切丁;海帶切絲;土豆切筷子條形;番茄切大?。环蹢l用水泡發(fā)。
(3)燒鍋上火放入油,入肉片炒散,加生姜片和蒜片炒出味,用鹽和醬油炒上色后,放其余配料略炒,加適量水煮開,再下入魚魚同煮至沸,放鹽、醬油、陳醋、白芝麻、味精調(diào)味,裝大碗中,撒上香菜段即可。
制作關(guān)鍵:(1)魚魚煮熟后一定要過冷水才滑爽、不黏糊。
(2)加水量要適宜,過多則清湯寡水,過少又濃稠粘連。
點評:此品種是用粗糧制作的面食,具有面、菜、湯三合一的特點,莜面魚魚滑爽有嚼勁,味道咸鮮適口,酸香味濃,深受北方人喜愛。
沁洲小米焗排骨
原料:小米250 g,排骨250 g,雞蛋2只,韭菜50 g,金針菇30 g,蔥5 g,鹽8 g,味精6 g,李錦記排骨醬30 g,料酒、紅曲米少許,八角1粒,桂皮、香葉3片,冰糖6 g,生姜8 g,色拉油150 g。
制作過程:(1)排骨斬件,用生姜、蔥、鹽、白糖、料酒腌制20分鐘,在175 ℃的油溫中炸成金黃色撈出。鍋中放入油炒李錦記排骨醬,加水,再放八角、桂皮、香葉、冰糖、紅曲米、鹽、味精,調(diào)好味道和色澤,然后放入排骨,燜至成熟。
(2)小料放入沸水中煮3分鐘后撈出,置于鋪好紗布的蒸籠中蒸熟,放涼待用。
(3)雞蛋磕入碗內(nèi)攪散,鍋上火,入油,將雞蛋炒成蛋花,再放入小米、金針菇顆粒、韭菜顆粒、鹽、味精炒拌均勻后裝入特制的木桶中。在小米飯上放上燒好的排骨,上籠蒸8分鐘,取出后在排骨表面撒上蔥絲即可。
制作關(guān)鍵:(1)小米飯要炒至粒粒均勻、散開。
(2)排骨上色時要把握好排骨醬和紅曲米的量。
點評:此品種結(jié)合了廣東煲仔飯的做法,把傳統(tǒng)北方小米飯進行合理改良,達到了飯菜統(tǒng)一、粗糧細吃的效果,小米色黃可口,排骨色紅味香,盛器古樸大方,不失為南北結(jié)合的佳品。
紅面剔尖
原料:紅高粱面200 g,小塘菜1顆,炸醬面汁1小碗,雞蛋番茄面汁1小碗。
制作過程:(1)用豬肉末、黃豆醬、辣椒醬、香料、醬油、味精加水熬制成炸醬面汁,裝入碗中;將雞蛋炒成雞蛋花,再加番茄丁炒勻,然后加水、鹽、味精、少許白糖、胡椒粉熬制成雞蛋蕃茄面汁,裝入碗中;小塘菜洗干凈,一剖為二,飛水成熟待用。
(2)紅高粱面用溫開水和成半流體狀,用特制的竹條將其均勻地一條一條撥入滾水中,煮熟后撈出裝入碗中,表面放小塘菜,與兩碗面汁一同上桌即可。
制作關(guān)鍵:(1)要把握和面的水溫和干稀度。
(2)撥面要利用竹條彈性,順勢讓面彈入滾水中。
點評:主料選用粗糧——紅高粱面,它軟糯,均勻。根據(jù)顧客的愛好,面汁可單獨或者混合拌制,口味具有靈活性、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