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直以來,我對母親愛得太粗心也愛得太少了。
二
有一天,我遠嫁他鄉(xiāng),離開母親的日子,我有很長時間不習慣,心里種滿了對她的思念和愧疚。
和母親相處的日子,我沒有好好地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時光,相反,我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不斷地對她提出要求,不斷地對她發(fā)泄心中的怨氣和不滿。然而,我從來沒有想過該好好地去愛她。
母親已經(jīng)開始老了,她是一個安靜、處變不驚的老人。她嫁到父親這邊后,便沒有一個娘家的親人。然而,即使受了委屈,她也從不怨天尤人。
三
母親曾經(jīng)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那個男人,不想贍養(yǎng)母親惟一的父親,三番四次提出要帶母親遠走高飛,但母親不忍心將年老的外公孤零零地扔在鄉(xiāng)下,沒有答應。最后,男人一橫心,把還沒斷奶的兒子悄悄抱走了,他以為母親會因為舍不得兒子而追隨他,但是,母親沒有。母親要報外公的養(yǎng)育之恩,最后只好含淚割斷了這段情。
后來,母親遇到了父親。父親對這個少數(shù)民族女子一見鐘情。但母親卻對眼前的客家男人沒有一點感覺。那個年代,離婚對一個女人的傷害無疑等于烙下了永遠的傷疤。母親已經(jīng)失去了愛人的感覺和能力。
但父親沒有因此而妥協(xié),認識母親后,他把所有的日子種滿了期待和愛。兩年,父親的真誠最終感動了母親。她把過去的傷痛悄悄地收藏起來,嫁給了父親,從此盡心盡力地扮演著一個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
四
那些日子,仁慈的父親常常把母親當一個孩子般寵著,時時事事都要對她進行反復的提醒和嘮叨,母親雖然裝著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但臉上卻洋溢著不為人知的幸福和滿足。
母親總是默默地按照自己的處世方式做事,有時父親指責她,罵她沒腦子,說話沒分寸,做事不周全。她總是默默地聽,從來不反駁,不為自己辯解半句。完了,她還是專心致志地忙自己的事。也不知道她心里都想些什么,都藏著什么心事。
我卻由著自己的情緒,任意抓住母親的一點點錯失,就不肯讓她耳根清靜。
五
我犯了一個錯誤。我忘了眼前這個年老體弱、不再年輕的人還有清醒的心智——我們這小題大做的態(tài)度實際上是不知不覺地傷害了她。以母親的細心溫柔,她一定也知道自己老了,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心靈手巧、耳聰目明地做事了,她老了,她真的開始老了,在她這個風燭殘年的歲數(shù),她只是希望過一段舒心悠閑的日子,不想再為那被子是否疊得整齊,地板是否拖得一塵不染,房間是否清潔得窗明幾凈而操心忙碌了,她需要休息,需要更多的時間呆在家人身邊,需要騰出更多時間來享用那有限的生命。
可是,我依然斤斤計較著她的種種無心之失。嚴格說來,其實那不過是一個人長期以來的生活方式,但我,一點也不懂得去尊重和包容,只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不斷要求著母親,什么該這樣,什么又該那樣。
于是,母親不敢再有自己的見解,也不再隨便傾訴自己內(nèi)心的過往……她在我長期的挑剔和不滿中,隱隱地,默默地退縮了。
她開始沉默,開始自己消滅自己的驚喜和激動。
其實,母親是在害怕女兒嫌棄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她在我一次又一次的挑剔中,一點點地融解了僅有不多的自信,她不敢再有自己的主張了。
六
為證明自己,也為逃避自己日漸衰老的事實,母親開始四處找零工做,先是幫鄰居照顧小孩,領著每月四百元的薪水,然后照料一對已過古稀之年老人的起居生活,再然后,她進了一間私人工廠搞衛(wèi)生……
結(jié)果,母親因為太累而病倒了。
病中的母親,越發(fā)地顯得老了。頭發(fā)是在十年前就開始白了,此時它們正無精打采地散落在一邊,像一把毫無生機的枯草;還有從前那明亮的眼神,現(xiàn)在只剩下暗淡的光,在陪她無奈地看著世界的變遷,看著生命的流逝;她臉上的皺紋布滿了塵世的滄桑和困倦,現(xiàn)在累了,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舒展開來了。
母親在時光的長河里,收獲了多少?她幸福嗎?快樂嗎?這些都是我以前不曾去思考的,也很容易忽略的,如今再想,似乎為時已晚,我所能夠給予她的快樂太有限也太少了。
是的,一直以來,我沒有好好地愛母親。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有一天母親終將老去的事實,終將離我們而去的事實。
如今,這些話,不是說給母親聽的。我只是想把那諸多的心疼和內(nèi)疚說給自己聽,還有,說給不小心碰到的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