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幼兒心理與幼兒教育專家、研究生導師、中國著名早教品牌“博凱教育”創(chuàng)始人、中國人才研究會教育人才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人類嬰幼兒發(fā)展關鍵期五大定律,創(chuàng)立“嬰幼兒關鍵期全腦開發(fā)全素質教育體系”,在海內外出版舊部專著。榮獲“21世紀亞洲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獎”。
出生第一年嬰兒的大肌肉運動能力,不僅決定了嬰兒未來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而且還與嬰兒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情感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出生第一年嬰兒的大肌肉運動能力個體差異很大,每個嬰兒表現出來的運動意識和運動需求也顯著不同。一般在出生十個月左右。許多嬰兒運動能力的差異可達到5~6個月的月齡。這不僅與嬰兒的遺傳素質有關,更主要決定于家長的培養(yǎng)方法。培養(yǎng)0~1歲嬰兒的基礎大肌肉運動的關鍵要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0~1歲嬰兒基礎大肌肉運動能力的三大原則
1 引導嬰兒在音樂中建立運動的意識和運動的樂趣
只要嬰兒清醒著,家長就要讓嬰兒聽到適合子嬰兒的各種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在音樂中家長要利用各種方法引導嬰兒做各種適合的運動。尤其注意要誘導嬰兒在快樂中運動,讓嬰兒感受到運動的樂趣,這樣,不僅能在運動中對嬰兒進行情感教育,而且還能使嬰兒喜歡運動,培養(yǎng)嬰兒盡早建立良好的運動意識。
2 引導嬰兒開展智能型運動
家長要引導嬰兒在運動中學會發(fā)現問題,學會讓自己的身體運動適應周圍條件的變化,讓嬰兒學會嘗試用新的運動形式去解決新的問題。
3 引導嬰兒運動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
家長不但要引導嬰兒科學、合理地開展上肢運動,更要重視引導嬰兒四肢的協(xié)調發(fā)展,使嬰兒盡早學會四肢靈活配合,協(xié)調合作來完成較高難度的運動,使大肌肉運動能力得到充分協(xié)調訓練。
二、培養(yǎng)0~1歲嬰兒基礎大肌肉運動能力的關鍵要素
1 培養(yǎng)0~3個月嬰兒基礎大肌肉運動能力的核心方法
雙向翻身訓練。該方法是指:在嬰兒身體和情緒適合時,家長讓嬰兒俯臥,誘導嬰兒向左或向右翻身。剛開始訓練時,家長可以給予必要的幫助,每天訓練時間不能太長,1~2分鐘左右。
2 培養(yǎng)4~6個月嬰兒基礎大肌肉運動能力的核心方法
獨坐多方位觸摸訓練法。該方法是指:家長首先訓練嬰兒學習獨坐,然后家長手持各種嬰兒喜歡的物品在嬰兒前、后、左、右,以及上方誘導嬰兒伸出雙手觸摸,同時訓練嬰兒學習向左右轉身。
3 培養(yǎng)7~9個月嬰兒基礎大肌肉運動能力的核心方法
多向爬行訓練法。該方法是指:家長要引導嬰兒學習向盲,爬、向后爬、向側爬。尤其當嬰兒具有了一定的爬行能力后,家長要訓練嬰兒學習障礙爬。(障礙爬是指:家長放置一些柔軟的,不會對嬰兒造成傷害的物品,引導嬰兒從其上面爬過。)嬰兒在7~9個月的爬行能力對嬰兒的口頭語言的發(fā)展和性格及情感的發(fā)展極其重要,家長可以讓嬰兒每天進行2~3次,每次1~3分鐘的爬行訓練。這種爬行訓練可以堅持到1歲半左右。
三 培養(yǎng)10~12個月嬰兒基礎大肌肉運動能力的核心方法
獨立發(fā)現變向行走訓練。該方法是指:家長要盡早訓練嬰兒學習獨自行走(或扶持嬰兒行走以及運用學步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家長可以有次序的在嬰兒的前、后、左、右放置各種能引起嬰兒興趣的物品,如發(fā)聲的、發(fā)光的物品,吸引嬰兒注意力,誘導其獨自行走。尤其注意在嬰兒的行走過程中,家長可以在嬰兒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突然呈現新的物品,引導嬰兒改變其行走的方向。該方法能有效的培養(yǎng)嬰兒運動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