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師:
您好!找女兒3歲多了,發(fā)現(xiàn)她做事沒耐性,書、積木、別的玩具,都是玩一下就不玩了、怎樣訓練她的耐性呢?——SISI爸爸
SISI爸爸:
您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生命發(fā)展的需要,在不同的時期都會出現(xiàn)一些特別的現(xiàn)象,即敏感期。不同的時期孩子都會對身邊環(huán)境里的一些特別事物或行為特別感興趣,借助于這種現(xiàn)象特別有利于幫助孩子建立某些概念和擁有某種能力。敏感期很短暫,稍縱即逝,在敏感期里提供相匹配的環(huán)境或幫助孩子會很容易獲得某種能力,但需要提醒的是,相同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敏感期會有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就是培養(yǎng)我們常說的專注力,專注力是人的一生里最重要的一種品質。要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專注力,家長首先是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準備相應的環(huán)境和材料,在家長不干擾、不打斷、不阻止的情況下,孩子會很容易地進入專注的狀態(tài),孩子一次次的專注就會使她擁有專注的習慣和能力,一次次敏感期的滿足和一次次的專注也使孩子擁有了偉大的智慧和高貴的品質。
于老師:
您好!兒子剛一歲,就會用小手指掐我了,掐得生疼。外婆說、你還沒見他怎么咬我的呢。小家伙似乎聽懂了,馬上就換成咬的,咬得我胳膊上全是紅紅深深的小牙痕。現(xiàn)在他一見到我,就撲上來,抱著我的胳膊就咬。兒子是不是有暴力傾向啊?
——仔仔爸爸
仔仔爸爸:
您好!仔仔咬人和成人意義上的咬人是兩碼事,仔仔的年齡正處于口腔的敏感期,近階段他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嘴巴,他喜歡把什么都放到嘴巴里試一下;另外他的乳牙也正發(fā)育,處于磨牙階段,如果給仔仔提供的事物或材料不能滿足他的時候,他也有可能通過咬人來滿足自己,把咬人作為他發(fā)展自己的一種方式和游戲。關于掐人也一樣,仔仔現(xiàn)在的五指已開始分化,手指已經開始配合。因為掐的動作可以使成人更關注他,于是掐變成了一個暫時的習慣,這些都與暴力傾向無關。給孩子提供一些可咬的玩具、可抓可握的玩具都可以改變仔仔目前的這些行為。
于老師:
您好!樂樂是幼兒園班里最小的,但老師經常反映樂樂打其他小朋友,經常會去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然后打人。在家,可能是奶奶經常寵的,打奶奶時,奶奶也會夸張的做動作或聲音或者笑。但現(xiàn)在怎么樣才能改好這個壞習慣呢??講道理呀,打呀,罵呀,都試過了,都沒辦法。——樂樂媽媽
樂樂媽媽:
您好!隔代教育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往往爸爸媽媽的教育理念和爺爺奶奶的教育方式的沖突,會造成孩子行為的無所適從。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爺爺奶奶通常是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要,甚至縱容一些不適當的過激行為。至于搶別人的東西,主要是寶寶還沒有建立起“如果自己要使用別人的東西必須先經過別人同意、若要參與別人的活動也要先征得他人的認可”的概念。通常在家庭里,成人面對寶寶以上這些行為沒有做好示范,很多家長都忘記對孩子說:“寶寶,媽媽可以和你一塊玩嗎?”“寶寶,你的玩具媽媽可以玩嗎?”沒有成人的正確示范和命令,孩子學會的當然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和直接拿別人的東西,身教重于言教,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是孩子通往高貴的開始。
于老師:
您好!我女兒今年四歲了,其他方面表現(xiàn)的都不錯,就是不愛叫人,見到爺爺奶奶或者其他人都不主動問好,在我的提示下也不肯開口,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軟的硬的辦法都試過,她就是改不過來,有什么力、法嗎?——佳佳爸爸
佳佳爸爸:
您好!孩子不愛叫人,大多不是孩子的問題,同時,不是家長讓孩子與人打招呼孩子聽從了,就等同于說孩子有禮貌,這曲解了禮貌的本質。人類有一種天生的傾向就是被人尊重和認可,當成人不斷地蹲低向孩子問好時,時間長了,孩子的這種被尊重和認可的傾向會被喚醒,當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時,這種尊重給孩子帶來了歡愉,子是某一天孩子才會主動地向大人問聲好,讓大人也愉悅一下,這種問好是主動的、自發(fā)的。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一種習慣,我們把這種行為稱為禮貌。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的面子而讓孩子與家長的熟人打招呼,我認為沒必要,父母可以換一種方式,可以把自己的熟人或朋友主動介紹給孩子,先請成人跟孩子打招呼,逐漸引導孩子跟他人打招呼,這樣既避免了尷尬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理解真正的禮貌和培養(yǎng)高貴的氣質。
于老師:
您好!我家兒子已經二歲四個月了,可最近幾個月以來特別的不聽話,好像老是要同父母對著干,講話也不聽、如果你不讓他干什么他就偏要去做,完全當你的話沒到。和他講道理也不聽,打也不行,哭完了又是這樣沒有一點記性,我現(xiàn)在真的不知該怎么教育他了,真是頭疼?!獥鳁鲖寢?/p>
楓楓媽媽:
您好!西方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第一次拒絕和第一聲說“不”而歡欣鼓舞,他們高興是因為孩子終于學會了拒絕別人。西方家長會用理解的心態(tài)去面對孩子的拒絕,進而進一步引導孩子什么事情要堅決拒絕、什么事情要經過認真思考后再做出決定?,F(xiàn)在我們有部分家長見到孩子說“不”就緊張,把孩子當成私有財產,讓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事,使孩子在學會拒絕的同時把任性、反叛的帽子都戴到孩子頭上。孩子的順從應該從順從規(guī)則開始,規(guī)則的建立又應該從最初的環(huán)境有序開始,環(huán)境的有序才會使孩子的行為有序,孩子的行為有序才會使孩子精神有序,孩子順從規(guī)則是因為孩子獲得了自由,精神有序的孩子一定是一個熱愛真理、喜愛遵守規(guī)則的人。
編輯 勞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