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展示]
秋天的況味
林語堂
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fā)上抽煙,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由。不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講那時的情緒,而只講那時的情緒的況味。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的一彈,煙灰靜悄悄的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中紙上一樣,一點的聲息也沒有。于是再點起來,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氣撲鼻,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情調(diào)。于是想到煙,想到這煙一股溫煦的熱氣,想到室中繚繞暗淡的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這時才想起,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并不是這樣的,使人聯(lián)想的是蕭殺,是凄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于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秋是代表成熟,對于春天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
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懔烈蕭瑟氣態(tài),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溫香罷了?;蛉缥娜艘雅琶撓鹿P驚人的格調(diào),而漸趨純熟煉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結實的意義。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為佳。煙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遠勝于香煙,因其味較和。倘是燒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紅光炙發(fā),有無窮的意味。鴉片吾不知,然看見人在煙燈上燒,聽那微微嘩剝的聲音,也覺得有一種詩意。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煉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fā)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diào),是使我感到同觀人燒大煙一樣的興趣?;蛉缫槐居眠^二十年而尚未破爛的字典,或是一張用了半世的書桌,或如看見街上一塊熏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或是看見書法大家蒼勁雄深的筆跡,都令人有相同的快樂,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jīng)過這純熟時期,如女人發(fā)育健全遭遇安順的,亦必有一時徐娘半老的風韻,為二八佳人所絕不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比羿嚳险?,可謂識趣之人。
[美點賞析]
這篇文章寫得很有味道,尤其對秋天的感受更為獨特。作者寫秋天,不是登山遠眺或臨海感懷,決不同于在秋景之中賞秋,見一葉落而知秋色。作者的意圖是寫秋天的況味,是寫秋天的味道,這很像歐陽修的《秋聲賦》,足不出戶,盡知秋韻。
當作者表白愛秋超過愛春時,使人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篇散文可謂是劉禹錫的同調(diào)。秋天是蕭條、悲涼與成熟、壯美兼有的季節(jié),萬物與人共有的衰榮,常使人因物感哭,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悲哀與歡樂,使物的身上仿佛浸漬著人的深厚情感。作者以閑適的心境看秋,秋不悲寂,所有的是“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全然一派喜色。
作者寫秋天,是在吸煙時感受到的。由香煙那溫煦的熱氣想到秋天的況味。作者是以豐富的聯(lián)想來展示出心中那獨特的秋天。
秋天的況味是什么呢?是“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了?!边@是多么沉著的色彩,很像一幅圖畫中的淺繞山水,微閉上眼,便看到朦朧的秋色,一片古銅的秋色。這個色彩是沉著的,厚重的,有如作者所言:“有古色蒼蘢之慨,”古色蒼蘢,秋的神采和色彩盡收其中,大有蒼茫厚重的氣勢,給人以曠達的感覺,但,這只是秋天的外在形態(tài),真正秋的神采卻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這里才是秋天真正的氣質(zhì)所在,這其中的美感的意味正是秋天的內(nèi)涵。
作者寫秋,寫出了秋天的味覺。這是很新穎的。由酒談起,若之醇老為佳,又談及煙,紅光炙發(fā),有無窮的詩意。這些極言秋天的老辣味醇,而這老辣味醇能給人以美的快感,雋永的回味,依作者所言:“古老,純熟,熏黃,熟練的事物?!边@是真正體味到了秋天的滋味,確是貯滿了詩意,和無窮的回味。
作者豐富的聯(lián)想,給文章增添了不少新奇的喻意和神采。這樣的比喻不但給人以極大的興致,甚至仿佛品嘗到了秋天的味道,作者寫道:“如一只熏黑的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純豬肉時所發(fā)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diào),”這燉肉的味道給人以類似的聯(lián)想,去回味由燉肉而引起的成熟了的秋天的味道,實在是一種美的享受。也像欣賞一幅畫,去回味畫的意境,這樣來體味秋天,詩意是醇厚的。
然而這篇文章的筆調(diào)是閑適的,由平淡而逐漸純厚,對秋天新奇而獨特的感受,給人留下一方想象的天地,使讀者同作者一樣,從沉靜而閑適的遐想中過渡到老辣之處,從靜態(tài)的寧靜中感到一種渾厚奔涌的秋天的氣質(zhì)。如果說文章前半部給人以一種陰柔之美,那么后半部則使人受到一種陽剛之美的陶冶。
總的來說,《秋天的況味》讓我們領略到散文的另一種味道,他既不同于林清云散文的文采華麗,也不同于席慕容散文的感情細膩,更不同于余秋雨散文的文化苦旅……而是以其獨特的閑談風格作為一種意趣去感化讀者,引導讀者!
[心香一縷]
1.“老氣橫秋”一般是個貶義詞,但作者在文中賦予了它新的意義,請結合具體語句加以解釋。
2.文章結尾處作者說“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請具體闡述作者這樣說的理由。
3.抽煙本來是不良的嗜好,對此我們暫且不談。就全文來看,作者多次寫到抽煙有什么作用?
4.本文寫出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受,請具體概括作者筆下的秋天有哪些“況味”
5.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1)簡析《秋天的況味》中的作者形象
(2)簡析《秋天的況味》的行文思路
[答案示例]
1.(1)作者認為“老氣橫秋”表現(xiàn)了秋林古色的滋味,古氣磅礴。(2)招牌“老氣橫秋”表現(xiàn)出一種古老和純熟。
2.(1)鄧肯認為秋天比春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秋天給人的感覺更快樂;秋天贈賜給人們更多的愛。(2)作者和鄧肯有同樣的感受,非常贊同他的觀點。
3.(1)文章開頭以秋天黃昏抽煙的閑適與溫暖引發(fā)作者的思緒,引出下文。(2)形象地表達作者感悟到的秋天的況味——靜寂、溫煦,有無窮的意味。
4.(1)作者認為最有意味的不是晚秋,而是初秋。(2)秋天的況味體現(xiàn)在溫和,在成熟,在給人古色蒼蘢的感覺。(3)秋天的況味還在于生活的自由閑適。
5.提示:(1)《秋天的況味》中的作者是一個遠離現(xiàn)實生活苦難的知識分子形象。他見多識廣,好古而不守舊;圓融通達,心境平和,生活自由閑適,很會懂得享受生活。 (2)《秋天的況味》開篇就是一幅悠然自得的畫面:秋天的黃昏,獨自一人在輕松、自由的情緒中,一邊抽著煙,一邊看縷縷煙絲的飄飛。這好像是在縱意而談,即興而作,在消磨閑云般的生活,但是,作者筆鋒很快一轉,由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引出自己對“秋天”的偏愛。作者把自己心目中的秋和“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加以對比,指出秋并不是只有蕭殺和凄涼,它代表的是成熟,是收獲,甚至是平和。在此基礎上,作者上升一步,談到人生亦有“秋”這樣的純熟時期,人應該珍惜“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這是在描寫“秋”,其實也是在論述一個值得人們細細回味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