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與恐龍
《圣經(jīng)》中不肯放摩西及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法老,和自然史上的恐龍,至少有一點相似:都遭到了天譴。法老在“摩西十災”的折磨下,終于軟化,聽任摩西及族人返回故土。恐龍雄霸自然史近一億年,在白堊紀之末突然滅絕,假如這不是天譴,就太沒有道理了。有意思的是,過去科學家想出來的道理,總脫離不了“摩西十災”的影子。例如,有人認為當年小型哺乳動物把恐龍蛋給偷吃了,恐龍因而絕子絕孫。但這些理論的共同缺陷是:將恐龍的滅絕視為一個自然史上的孤立事件。盡管它們在通俗的科學讀物中十分流行,也能引起媒體的廣泛注目,卻不能算是科學。
科學基本上假定了自然界有一特定的秩序;科學家正在研究的對象,是這一秩序中的一個元素,它與其他的現(xiàn)象或元素,必然有關聯(lián)??茖W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這一秩序,而不只是解釋引起科學家興趣的現(xiàn)象。
三個新理論
這三個關于恐龍滅絕的新理論分別涉及我們這個時代的基調—性、藥物與暴力。以下我們便利用這三個理論,具體地闡釋上述的科學觀。
性——雄性動物的睪丸,只能在一個窄小的溫度范圍內發(fā)揮功能。白堊紀之末,全球發(fā)生了溫度上升的現(xiàn)象,使所有雄性恐龍的睪丸都喪失了功能,恐龍因而絕后。
藥物——顯花植物大約在白堊紀演化出來,這類植物中大都含有能影響動物心理狀態(tài)的化學成分,如生物堿??铸埣炔荒車L出這種苦味,肝功能又不足以解除這些化學品的毒性,最后死于毒品過量。
暴力——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漫天灰塵遮天蔽日,自然界的食物鏈因此破壞,造成了大規(guī)模的生物絕種現(xiàn)象。
在這三種理論中,“睪丸理論”并不難對付??铸垳缃^并不是當時的孤立事件,還有許多生物也絕種了。地球溫度的上升足以造成這一“大屠殺”嗎?更要命的是:如何證明恐龍的睪丸在某一特定的溫度范圍內才能發(fā)揮正常的功能呢?別說我們找不到睪丸的化石,就算找到了又如何?一個根本無法測試的理論在科學上毫無意義。
另外一個“毒品理論”更糟。顯花植物在恐龍滅絕之前數(shù)千萬年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為什么要花那么長的時間才能除掉恐龍?其他的生物又是怎么滅絕的?如何才能知道恐龍的口味及肝功能?這也是個無法測試的理論。
“小行星理論”是目前所知最好的理論,它可以解釋大部分有關的現(xiàn)象,我們有機會否證它,這也是科學研究的一個有效方法??茖W并不是在漫無目的的資料收集工作中成立的,有了明確的計劃,我們才能做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探究,否則如何評估整個研究的成果?
大規(guī)模生物滅絕的意義
在生物界,絕種其實是很普通的事,甚至可以說是絕大部分物種的命運。在白堊紀晚期之前,恐龍族群已有百萬年以上的衰亡歷史,白堊紀末的絕種事件不過是對恐龍的最后一擊罷了。在地球生命史上,像這種規(guī)模的生物絕種事件至少有五次。雖然我們還不明白造成這種事件的原因,但是這種事件在生命史上的意義卻十分清楚,它們創(chuàng)造了新的生命演化模式的發(fā)生機會。就好比生命舞臺上的主角一起消失了,這時原來的配角才有機會擔當重任。在中生代的生物“社群”中只是一個小角色的靈長類,在新生代繁殖演化,結果產生了地球生命史的史官——人類。
(張小寧 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