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征聘的唐寅,在發(fā)現自己身陷反叛朝廷的政治陰謀之中時,佯裝瘋癲,得以脫身回歸故里蘇州城北桃花塢。幽靜的桃花塢,一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一丘土坡,頗有幾分山野之趣。
不久,唐寅離開蘇州,千里壯游,歷時9個多月,踏遍名山大川,積累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 返回蘇州后,他開始了賣文鬻畫生涯。為此,他寫過這樣一首詩:“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p>
翌年,唐寅用賣文鬻畫所得,建成了桃花塢別墅。雖然只有幾間茅屋,檐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唐寅一生酷愛桃花,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并作《桃花庵歌》:“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ㄇ盎ê笕諒腿?,酒醉酒醒年復年……”
花開時節(jié),他常邀約師友沈周、祝枝山、文征明等來此飲酒賦詩,揮毫作畫。這個時期,他寫下了許多直抒胸臆的詩文。如《桃花塢》詩:“花開爛漫滿村塢,風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鶯亂啼,萬樹圍春燕雙舞……當他看到地上落英滿布,聯系到自己的坎坷遭遇,悵然不已。彎腰拾起地上落紅,裝進一個錦囊之中,葬在藥欄東畔。為此,他又寫下了多首《落花詩》,抒發(fā)了對封建統(tǒng)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慨情緒。有人考證,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情節(jié),就是椐此作藍本的。再如《把酒對月歌》一詩中:“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枝桃花月滿天”幾句,于清新的意境中,透出一股傲岸之氣。
唐寅詩寫得好,畫作更是精妙絕倫,有這樣一則故事:一次,祝枝山來桃花塢,見唐寅正在畫一幅山水立軸,遠山近水,雲霧飄渺,十分生動,就笑著說:“老弟,你的山水畫不錯,但你畫的仕女卻不怎么樣。要是你一年之內能畫出十幅以蘇州城內有名望的小姐為對象的美女圖,我就服了你,跟你打三百兩銀子的賭怎樣?” 年少氣盛的唐寅答應了下來。他知道,大家閨秀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要傳神地畫出她們,并非易事。但他知道,初一、月半她們會前往玄妙觀燒頭香。便與玄妙觀老當家通融,扮成小道士模樣,以剪燭花、敲鐘為借口去偷窺。春去秋來,唐伯虎畫出了九張美女圖,只剩最后一張了。他在玄妙觀看來看去,竟然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入畫的人。
一天清晨,他在妝臺旁邊看著娘子陸昭容對鏡梳妝,忽然靈機一動: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讓娘子作為我的最后一位畫中人,豈不是快事一樁? 唐寅喜孜孜地對陸昭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極重婦德的陸昭容聽后,羞得粉面通紅,連連說:使不得!使不得!若是傳揚出去,別人說你輕薄,我也失了體面。唐寅說,閨房作嬉,人之常情。娘子的花容若經我手得以流傳后世,豈不是佳話一段?陸昭容架不信唐寅的攻勢,只好說,相公一定要畫的話,就畫張背影吧,別人見了也認不出。陸昭容說這話是為了打消唐寅的畫興。哪知唐寅一聽,拍手稱妙:娘子真是絕世聰明,我畫了那么多仕女圖,卻從未想過出這等新意。
陸昭容隨唐寅來到后花園荷花池畔,含羞半倚山石,將花撒入池中,逗引池魚作嬉。就這樣,《美女嬉魚圖》面世了。畫中,美女肥瘦適中,高矮合度,雲鬢高聳,粉面低垂,亭亭王立,婀娜多姿。一種少女獨特的嬌憨俏麗之態(tài),躍然紙上。因為前面九圖都是驚鴻一瞥,而這一幅,唐寅畫的是朝夕相處的妻子,益發(fā)維妙維肖,自是位居十圖之首。
因為這張畫,清朝乾隆年間,有位富家公子每日如醉如癡,迷戀其中。他想:有如此動人背影的美人,正面更不知有何等標致了!他這樣想著,口中便念念有詞起來:“美人啊,你怎么就不回過臉來呢”如此一來,他茶也不思,飯也不想了。家人見他這樣,著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請來醫(yī)生,都說心病還得心藥治,否則不能奏效。有人便想出個辦法,趁公子昏睡之際,將畫換了一幅。景致、衣物無異,臉卻是正面的。公子醒來一看,畫中人十分平常,一場相思就此斷結,病也不治而愈了。
窺一斑可知全豹,唐寅或瀟灑磅礴、氣象萬千;或生動入微、情態(tài)獨具的畫作,對讀畫人的影響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唐寅的畫,那怕是一剪背影,也有著深入世人內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