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環(huán)海,面積僅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海島臺灣,卻擁有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兩百余座,由東北向西南縱貫的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及臺東山脈,猶如五條巨龍平行盤踞,環(huán)聳在標高3952米的東亞第一高峰玉山的外圍、各自展現(xiàn)重巒迭蜂、雄偉高峻、磅礴千鈞的氣勢。
臺灣百岳的由來
有了高山座座雄偉險峻的天然資源,一群熱愛高山攀登的山友們,于1970年,由當時的臺灣省體育會山岳協(xié)會籌組百岳俱樂部,在林文安,蔡景璋,邢天正,丁同三等岳界耆宿的帶領(lǐng)下。于來年展開中央山脈大縱走后,終于選定以標高一萬英尺或是3000米以上,擁有奇、險、峻、秀、且山容起伏明顯且注有山名及三角點的山峰,為“臺灣百岳”,希望藉此帶動臺灣高山的登山風潮。
臺灣百岳名單中,五大山脈為首的中央山脈,就獨占了69座,雪山山脈有19座,玉山山脈有12座,而阿里山山脈和海岸山脈因高度皆不足3000米而未有任何山峰入選。
“臺灣百岳”最后選定的高山名單,以其險、峻、秀、奇,分別歸類為:
五岳:中岳-玉山,東岳-秀姑巒山,西岳-雪山,南岳-北大武山,北岳-南湖大山。
三尖;北尖-大霸尖山,中尖-中央尖山,南尖-達芬尖山,
一奇:奇萊北峰。
十峻:雪山山脈一品田,大劍山;玉山山脈一玉山東峰,玉山南峰;中央山脈一無明山,奇萊北峰,能高山南峰,馬博拉斯山,新康山,關(guān)山。
九峰:雪山山脈-東霸尖山,劍山,穆特勒布山;中央山脈-鋸山,屏風山,丹大山,阿屘那來山、無雙山,布拉克桑山。
十崇:雪山山脈-大雪山: 中央山脈-南湖北山,合歡山北峰、太魯閣大山,奇萊南峰、東郡大山、內(nèi)嶺爾山、馬西山、三叉山、卑南主山。
“臺灣百岳”之名一經(jīng)確認之后,岳界就掀起攀登百岳的熱湖,三十多年來,相關(guān)的登山團隊,山岳社團,救難協(xié)會,全力培訓專業(yè)的高山向?qū)?,?guī)劃高風險的探勘路線,設(shè)計精致的活動計劃,并且積極匯整勘查記錄數(shù)據(jù),及建置登山教學網(wǎng)絡(luò),以期提供完整的登山安全信息,進而帶動岳界的登山脈沖,達到自我挑戰(zhàn)的極限興致。
丈量百岳
在充滿刺激的“臺灣百岳”攀登路線中,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xié)會特別規(guī)劃一周內(nèi)的探勘路線。一個月內(nèi)的探勘路線,及一個月以上的探勘路線,其中知名的“超長段中央山脈大縱走”,由該協(xié)會的柯正民,卓明卿,吳明旭,邱耀堂,周銘倉等五勇士,于2006年10月13日,從宜蘭縣三星山啟程,至2006年12月30日,于屏東縣春日鄉(xiāng)姑仔侖山劃下終點,這段長達79天的探勘歷險,動員之人力與物資暨實際參加縱走,陪走,補給的人數(shù),為臺灣山岳界留下一篇非常完整的史篇,也是臺灣921大地震后,所提供最完整的現(xiàn)地勘查記錄數(shù)據(jù)。 有了2006年的第一次成功運作的經(jīng)驗,農(nóng)委會林務(wù)局,高雄縣政府及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xié)會繼續(xù)規(guī)劃“雪山主脊山脈探勘活動,玉山山脈主脊棱線探勘活動”,為臺灣五大山脈之探勘活動邁開第二步后,將持續(xù)和官方部門及各界合作推動山脈,橫向人文景觀高山越嶺道,山系山塊等探勘紀實計劃。
繼完成中央山脈79天大縱走,記錄登山山路、水源地、避難地形、危險地形等狀況之后;2008年的10月14日起至12月24日止,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xié)會的柯正民、劉昆耀,吳明旭,邱耀堂,周銘倉及陳秀真等五男一女六名隊員,再度以72天的時間,完成臺灣屋脊一中央山脈大縱走,
縱走實錄
領(lǐng)隊柯正民說,“他們一行于10月11日,從臺北縣貢寮鄉(xiāng)三貂角燈塔出發(fā),40天后,抵達東卯山山腳下谷關(guān)大道院,完成雪山縱走;接著繼續(xù)向南,橫越玉山山脈,于12月20日下午二點半從高雄縣桃源鄉(xiāng)獅子尾山下至登山口抵達最后一站,能夠以73天的時間,近六百公里的路程,克服惡劣氣候及體力的挑戰(zhàn),完成玉山,雪山山脈主脊探勘記錄縱走任務(wù)。
盡管每位隊員都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攀登高手,但是背著飲水糧食和記錄攝影器材重達二三十公斤的行囊,攀爬垂直的斷崖絕壁及橫渡深溪,就是再老練,還是會很艱苦:從雪山到玉山,花了73天,走了近六百公里的山路,等于繞了臺灣一圈。他們用雙腳親自記錄沿途的避難點、通訊點以及救難點,就是為了替后繼的登山客,指引一條安全的路線。
原本在東北季風的時期攀爬雪山山脈縱走,困難度就相當高,隊伍在11月10日,還遇上雪山2008年的初雪,他們在高山零下七度惡劣酷寒天候下,以排定的日程接受各路線的補給而能穩(wěn)定地前進。
在高雄縣境擁有19座百岳高山,而且本身又熱愛登山運動的高雄縣長楊秋興強調(diào),柯正民、劉昆耀、吳明旭、邱耀堂、周銘倉及陳秀真等六位隊員的登山壯舉。正是推展全面性登山活動的先驅(qū),他們沿途搜集山域山系數(shù)據(jù),將可提供山林經(jīng)營維護使用;貼身觀察全臺最北的雪山山脈,及最高的玉山山脈間,展現(xiàn)的臺灣山岳景觀與特色,以期喚醒國民對本土山林和人文自然環(huán)境的認識,加深對這片土地的關(guān)懷與熱愛。楊秋興縣長表示,他會積極會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及農(nóng)委會林務(wù)局,規(guī)劃妥善的登山路線及設(shè)立指標,進而帶動民眾勇于攀登高山,接受長途登山自我挑戰(zhàn)的全民運動。
臺灣百岳的知名線路
有關(guān)百岳分布在臺灣主要山脈的登山路線,分別為:
一、中央山脈登山路線,中央山脈以山脈長、高山多為其特色,它也是臺灣地質(zhì)構(gòu)造和地形體系的主軸。其登山路線可由北端的東澳嶺入山,南至臺灣南端的屏東鵝鸞鼻。中央山脈縱貫臺灣本島南北,全長330公里,東西寬8口公里,高山連綿,其中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奇萊山、合歡山,秀姑巒山、關(guān)山、卑南主山、北大武山尊等,高度均在3200米以上。
二、玉山山脈登山路線。有“臺灣屋脊”之稱的玉山,由平均海拔3000米高的\"座山峰連綿而成,除了主峰、前峰,西峰、北峰、東峰、北北峰、南峰外,鹿山,東小南山、小南山、南玉山等都在百岳之列,玉山之登山路線,自塔塔加登山口起,全程約四十五公里,沿途充滿豐富的林相變化,另外,西峰頂?shù)纳缴駨R、主峰風口的碎石坡、小南山的草坡及北鞍的杜鵑花海,都相當具有特色。
三、雪山山脈登山路線。雪山山脈又稱次高山山脈,位于中央山脈的西北部,北起山貂角,西南走向,止于臺中縣的東勢,全長約180公里。主要山峰有大雪尖山、露山、大雪山等等,高度均在3400米以上,其主峰雪山,又名興隆山,海拔3884米,為臺灣第二高峰,登山起點自武陸農(nóng)場果六區(qū)登山口,至雪山主峰為終點,全程長約三十公里,往返需時兩天左右,中途徑七卡山莊時有一平廣腹地、可鳥瞰整個武陵農(nóng)場,并遠眺南湖大山,景色壯麗,主要景觀為高山,草原、原始林、白木林、斷崖等。
四、阿里山山脈登山路線。阿里山脈位于玉山山脈西邊,與玉山山脈平行,北起濁水溪南岸的登山口,南至高雄鳳山,金長135公里,山勢平級,高度多在1000~2500米之間。最高峰阿里山2774米離。阿里山主峰壯麗云海、巨木森林、遍山櫻花、祝山日出,因而馳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