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地區(qū)的河谷地帶因溫暖而濕潤,迎來了許多臨時“住客”——黑頸鶴、斑頭雁、麻鴨、秋沙鴨、綠頭鴨、棕頭鷗……它們大都是從藏北高寒地區(qū)遷徙而來,在此地悠游自在地過冬。從拉薩開往山南的路上,一路沿著拉薩河能看到大量在水中覓食的赤麻鴨和斑頭雁,運(yùn)氣好時還可以見到成雙成對的黑頸鶴。黑頸鶴在世界15種鶴種中,是被動物學(xué)家認(rèn)識最晚的一種鶴,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是世界上惟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在我國,黑頸鶴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家一級重點(diǎn)保護(hù)野生動物,屬世界瀕危物種。在藏族同胞的觀念中,他們將黑頸鶴視為吉祥鳥而備加愛護(hù),所以黑頸鶴可以安然地在西藏過冬。
在冬日的拉薩河谷和雅江河谷,最常見到的還有黃鴨,成群成群的黃鴨在水面浮游、覓食。觀賞黃鴨還有一個好去處,那便是拉薩市內(nèi)的拉魯濕地。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一批批的黃鴨和白鷺開始進(jìn)入拉魯濕地過冬,12月到第二年1月份,是最后一批黃鴨和白鷺進(jìn)入濕地的時間。它們會一直在拉魯濕地待到第二年4月中旬左右,才離開濕地飛往其他地方。整個冬天,來拉薩旅游的人也正可以借此機(jī)會做一回鳥人呢!近年來。隨著拉魯濕地的刻意保護(hù),飛來該處過冬的鳥種越來越多,拉魯濕地就此成為野生鳥類的冬日溫暖之家。
除了拉薩河谷和拉魯濕地,羊湖沿岸也是冬日觀鳥的最佳去處。翻過崗巴拉山口,一路沿著羊湖前行。由于各種鳥兒的點(diǎn)綴,羊湖瞬間便生動起來。成群成群的野鳥在羊湖中翱翔,有成雙成對的綠頭鴨,有悠哉游哉的棕頭鷗,也有低空盤旋的斑頭雁……它們悠閑地散步,覓食,嬉戲打鬧,對于我們這些闖入者完全視而不見,也許它們才是這里真正的主人吧。于是,我們悄然退去,只在遠(yuǎn)遠(yuǎn)的地方靜靜地看著它們,羨慕著它們的悠游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