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鄭抗5503是一個抗病無籽西瓜新品種,母本是新誘變的抗病四倍體自選單系2002S1和2002S2的雜交種,父本是自選二倍體單系2002S58。全生育期105d,果實發(fā)育期32d1,單果質量5~6婦,最大可達8kg。果實圓形,底色淺綠上覆墨綠齒條,瓜瓤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0%左右。果皮較硬,較耐貯運,高抗枯萎病。2004-2006年參加了河南省無籽西瓜區(qū)域試驗和生產(chǎn)試驗;2007年通過河南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豫審西瓜2007008。適宜全國栽培無籽西瓜的地區(qū)栽培。
關鍵詞:無籽西瓜;新品種;鄭抗5503;抗?。恢性缡?/p>
1 育種目標
三倍體無籽西瓜是以四倍體西瓜作母本、二倍體西瓜作父本雜交而來,具有品質優(yōu)、產(chǎn)量高、抗逆性強、食用衛(wèi)生方便等優(yōu)點,市場售價高,栽培效益好,生產(chǎn)上發(fā)展很快。據(jù)統(tǒng)計,2000年我國的無籽西瓜栽培面積僅為6.7萬hm2,2007年已增加到21.87萬hm2,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但是,和二倍體有籽西瓜相比,由于多倍體西瓜抗性較強,所以多倍體西瓜抗病育種工作易被忽視而相對滯后,目前三倍體無籽西瓜的重茬栽培和制種已受到西瓜枯萎病的威脅。據(jù)徐錦華等最新研究報道,三倍體無籽西瓜對枯萎病的抗性受其雙親的加性和非加性遺傳共同控制,且以加性遺傳為主,源于四倍體母本的加性遺傳相對重要于二倍體父本的加性遺傳。也就是說,擁有高抗枯萎病的四倍體西瓜是培育高抗三倍體無籽西瓜品種的前提。因此,創(chuàng)制高抗枯萎病的四倍體西瓜,培育高抗枯萎病的三倍體無籽西瓜品種,達到其適度重茬栽培和制種的目的,為筆者的研究和選育目標。
2 選育過程
2.1 親本選擇
2.1.1 母本 母本由新誘變選育的抗病四倍體西瓜單系2002S1和2002S2雜交而來(兩單系除種子大小有差異外,其他性狀基本一樣)。性狀為:植株生長勢旺,較易坐果,中晚熟;果個大,高產(chǎn),單果質量6 kg左右;果實圓形,果皮底色淺綠上覆墨綠色齒條,有蠟粉;瓜瓤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左右,品質好:高抗枯萎病。
2.1.2 父本父本為自選單系2002S58。性狀為:植株生長勢中等,易坐果,中熟;果個中等,穩(wěn)產(chǎn),單果質量4~5 kg;果實圓形,果皮底色淺綠上覆墨綠色齒條:瓜瓤粉紅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左右,瓤質松脆,品質佳;較抗枯萎病。
2.2 鄭抗5503的選育
2002年選配組合,2003年進行組合篩選試驗,其中組合(2002S1X2002S2)F1xS58綜合性狀表現(xiàn)優(yōu)良而中選:2004-2005年參加河南省無籽西瓜品種區(qū)域試驗,2006年參加河南省無籽西瓜生產(chǎn)試驗:2007年通過河南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號:豫審西瓜2007008。
3 選育結果
3.1 組合選配和篩選試驗
2002年春季,以2002S1和2002S2的雜交種作母本(2001年雜交,2002年編號),分別以2002S58、S64、S65和S72幾個性狀類似的優(yōu)良自選單系作父本選配雜交組合。2003年春季在中牟基地的塑料大棚中與黑蜜2號無籽西瓜進行比較試驗,其中組合(2002S1x2002S2)F1xS58較早熟,坐果率高,果個均勻,品質好,白色秕籽小,無著色秕籽,抗枯萎病,增產(chǎn)幅度在11%以上,綜合性狀表現(xiàn)良好,定名鄭抗5503。詳見表1。
3.2 區(qū)域試驗與生產(chǎn)試驗
2004年鄭抗5503參加了河南省無籽西瓜品種區(qū)域試驗,參試品種5個,其中黑蜜2號為對照,設6個區(qū)試點。鄭抗5503平均667m2產(chǎn)量2446.1kg,比對照增產(chǎn)2.1%。2005年繼續(xù)參加河南省無籽西瓜品種區(qū)域試驗,6個參試品種(包括對照黑蜜2號),設6個區(qū)試點。試驗結果鄭抗5503平均667m2產(chǎn)量2309.4kg,比對照增產(chǎn)5.7%。2006年參加了河南省無籽西瓜品種生產(chǎn)試驗。共3個參試品種(包括對照黑蜜2號),設6個生產(chǎn)試點。鄭抗5503平均667m2產(chǎn)量2358.6kg,比對照增產(chǎn)5.5%(表2)。
3.3 品質鑒定結果
2006年經(jīng)農(nóng)業(yè)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驗,鄭抗5503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7%,邊部9.3%。
3.4 抗性鑒定結果
經(jīng)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植保室鑒定,2004年鑒定結果鄭抗5503品種高抗枯萎?。?006年鑒定結果鄭抗5503不抗小西葫蘆黃花葉病毒病(ZYMV),平均病情指數(shù)3.96。
4 品種特征特性
鄭抗5503屬中早熟無籽西瓜品種,全生育期105d左右,果實發(fā)育期32d左右。植株生長勢中等,分枝少,第1雌花著生節(jié)位6~8節(jié)。雌花間隔6節(jié),易坐果;主蔓長240cm,莖粗0.9cm,節(jié)間長7.6cm;葉片中等大,倒卵形,中等裂葉,缺刻中,顏色綠,葉面蠟質較少。果實圓形,果形指數(shù)1.0,果皮底色淺綠上覆墨綠色齒條,有蠟粉,皮厚1.3cm;單果質量5~6kg,最大在8kg以上,667m2產(chǎn)量4000kg以上;瓜瓤紅色,瓤質松脆,無白筋,白色秕籽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左右,邊部8.5%左右,品質佳;果皮較硬,較耐貯運。不抗病毒病(ZYMV),高抗枯萎病。適宜全國栽培無籽西瓜的地區(qū)栽培。
5 栽培技術要點
適合露地地膜覆蓋和其他保護地栽培,可適度重茬栽培,不需嫁接換根。種子千粒質量60g。667m2用種量約90g。催芽時先用清凈涼水(20℃)浸種24h后嗑種,33℃恒溫催芽24h,芽長0.5 cm時即可播種。種植密度以667m2栽700~800株為宜,二倍體授粉株搭配比例為1:10。3蔓整枝,人工輔助授粉,第2、3雌花留果,每株1果。最好一次性施入基肥,注意氮、磷、鉀配比,一般每667mz施農(nóng)家肥3000kg,餅肥100kg,復合肥15~20kg。膨瓜期可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667m2追施尿素10~15kg。澆水宜前控后促,栽苗時澆足底水,開花結果前澆1次透水,坐果期和幼果期不宜澆水,膨瓜期可適當加大肥水,采瓜前10 d內不宜澆水。果實九至十成熟采收上市,不能及時鮮銷的可七至八成熟采收,適當存放。注意預防蚜蟲和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