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儒之宗旨為克己,佛之宗旨為平等,耶之宗旨為博愛。克己也,平等也,博愛也,儒佛耶之真精神也。今以觀于精武會員能融會貫通,無可偏駁。
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財與名固世人所斤斤者也。惟我精武會員,人人知有義務(wù),不知有權(quán)利。有時且犧牲一己之權(quán)利,助成義務(wù)而不居其名,斯其行誼深合儒家克己之旨而不流于虛。
貧富貴賤,兩兩相形,乃生芥蒂,惟我精武會員一視同仁,不分階級。其人而可以為善,雖鄙夫視若弟昆;其人而行檢攸虧,雖契友不稍寬假,斯其品性深合佛氏平等之旨而不流于誕。
人己之間,不無界域,為我主義,豈獨楊子為然,惟我精武會員善與人同,一以覺后為己任,己有所知惟恐人之不知;已有所能,惟恐人之不能,斯其度量,深合耶教博愛之旨而不流于濫。
凡此種種,不過述其崖略,未足云全豹,然而精武之名稱已藉藉于社會,究其所以致此,會中人不自知也。會中人所日夕研究者,一以體育為主旨。卒之體育精進則軀干健而道德日以高尚:腦力充而智識日以開通,體育也而德育智育寓焉矣。
且也,有團體斯有優(yōu)劣,有優(yōu)劣斯有比較,有比較斯有競爭,有競爭斯有進步,萃群眾于一堂,互相觀摩,互相砥礪,優(yōu)者以勉,劣者以奮,有此原因,用能使與斯會者,人人摒嗜欲,淡名利,事務(wù)求實踐,力戒虛驕,斯造成一世界最完善,最強固之民族。斯即精武之大希望也,亦即精武之真精神也。若拘拘于形式,不免淺之乎窺精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