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繳納了兩次“咨詢費”后,成都理工大學在《中國大學排行榜》中的名次急速上升,潛規(guī)則的曝光,掀起了媒體揭批大學排行榜的浪潮。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開始了,每年這個時候,各式各樣的大學排行榜總是格外引人關注。而從大學排行榜誕生的那天起,外界對它的種種質疑就一直存在。
近日,一位知情人提供線索,稱成都理工大學曾先后兩次邀請“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負責人武書連來校作講座,給武書連匯款數萬元。此后,該校在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發(fā)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名次上升。
未入賬的“咨詢費”
4月21日,在成都理工大學,記者首先找到其中一位知情人。他曾經負責與武書連聯(lián)絡。并參加過接待工作。他肯定地說。2004年武書連來校后。確實給他打過款,但數額“記得不一定準確”。
這位知情人介紹,當時“武書連提出。做大學評價研究和講課需要成本,希望學校能給些贊助費支持一下。”“經過討價還價后。武書連說,他在別的學校講課也是這種模式,鑒于成都理工大學是西部高校,在價位上有所優(yōu)惠?!睂τ谖鋾B最終提出的費用, “學校經過討論后決定同意。”
對知情人的敘述。學?!案呓萄芯颗c評估中心”主任曹俊興并未直接表態(tài),只是一再強調,“有些情況我可能是知道的,但是不能和你們說……因為這個事情牽扯到學校,而且也不是我經手的”。隨后,他查閱工作記錄,證實武書連確實曾兩次來校作報告,一次是2004年5月,一次是2006年5月。
校計財處副處長孫明清和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京美均證實有過此類費用支出。劉京美還表示,校紀委曾收到過類似的舉報信并介入調查過,但接受調查的人表示,支付的是“咨詢費”?!暗谝淮螖殿~是3萬”,“第二次也是幾萬元”。由于數額在校長職權可支配范圍之內,且無證據表明相關領導從中牟取私利,因此紀委也未深究。
買來的靠前排名?
根據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發(fā)布的《中國大學排行榜》,從2004年開始,成都理工大學的排名進入上升期,至2007年達到近年來的最高點92名,比2004年上升了24名。“巧合”的是,這一排名的急速上升期,正好與該校向武書連支付費用的時間基本重合。
對此“巧合”,一些老師并不認為是付費在起作用,而是“學校那幾年確實在進步”。一位老師說:“武書連的報告比較明確地告訴了我們應該怎么去做,如何讓自己的成績更好地被別人了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就算是支付一定費用,也是值得的。”
曹俊興表示,武書連確實向學校索要了一些數據,利用其評價軟件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項整改建議:征地、加人、加強文科。正是這一系列專項整改,使得學校能夠在其排行榜中得分提高。
成都理工大學多位老師表示,武書連去大學作報告收費是許多人都知道的“潛規(guī)則”,有很多學校付費比成都理工更多,“你們更應該去那些學校采訪。”
在一份成都理工大學2004年高教研究與評估簡報上。是這樣描述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及其排行榜的:“評價具有客觀性、科學性、權威性”。更重要的是,“排名的先后直接影響學校的社會聲譽,從而影響生源質量、經費數額、生活待遇等一切需要政府更需要社會支持的資源?!被谶@樣的認識。學校覺得有必要“認真對待這一評價”。于是有了后來對武書連的邀請。又一個教育界“牙防組”
按照“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負責人武書連的說法,該課題組所做的中國大學排行榜起源于1987年。當時,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所在《科技日報》上以《我國科學計量指標統(tǒng)計的排序》為題,用3項權重相等的指標公布了對我國87所重點大學進行的排序。時任該所所長的蔣國華承認,教育部一開始就不贊成對大學排名,“當時把我們的人叫過去批評了一頓。但我們認為對大學進行評價很有意義,他批評他的,我們搞我們的。”
1993年6月30日,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廣東分院武書連等在《廣東科技報》發(fā)表了《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fā)展》,使排行榜系統(tǒng)化,開始每年連續(xù)發(fā)布,影響越來越大。
蔣國華告訴記者,“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隸屬于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所。屬于獨立的法人組織。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秘書長張乃劍表示,該院下屬機構中沒有科學研究所,蔣國華早已不是該院的人員。武書連更不是,但兩人依然“打著這個旗號?!?/p>
對張乃劍的說法,蔣國華非常憤怒:“他才是冒牌的!”蔣國華說,他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現在法人證書和印章還在我們手里?!睂Υ?,張乃劍并不否認。他說,2006年起,該院的高層發(fā)生變動,“此事已經法院判決,要求原管理層交出法人證書和印章,但遭到拒絕?!笔Y國華表示,因雙方的矛盾難以彌合,該院分裂成兩部分,很多人都以該院的名義活動,“都屬于半非法狀態(tài)?!?/p>
而記者從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的確是在此有登記。但“因為未經年檢。已經作廢。”
教育部出面回應
事件曝光后,武書連在博客中再三強調自己的“三不主義”:不在高校兼職,不跟高校合作,不選擇跟在高校里的人來一起做這件事。他表示,“比照對企業(yè)的咨詢費用標準,大學支付的咨詢費是很低的。這種由長期科研勞動產生的報酬,與‘潛規(guī)則’和‘贊助費’完全不同?!倍诖舜问录姓驹谳浾擄L口浪尖的成都理工大學也在第一時間迅速對媒體作出說明,否認有以支付費用來提高排名的做法,并將該說明掛到學校網站上。
但是,就算事情真相果真如雙方當事人所言,類似的“正常”咨詢是不是也該回避呢?因為涉及打分、排榜的項目,雙方有了金錢的交易。必然有利益關聯(lián)。一旦有利益關聯(lián),這個榜的公信力就沒了。
在網上搜索大學排行榜可以發(fā)現,不只一個版本的排行榜。除了由武書連牽頭的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所推出的排行榜之外,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也推出過另外一版大學排行榜,武大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也曾經發(fā)布過類似排行榜。看來,國內并非僅僅是一兩家機構把目光瞄準大學排行榜。
對媒體曝光的國內大學排行榜亂象,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續(xù)梅發(fā)表官方回應稱:大學排行榜是一些民間機構的民間行為,教育部不支持搞大學排行榜,不贊成對高校進行簡單的綜合排名。
大學排行榜由誰來排?
“潛規(guī)則”的曝光掀起了媒體揭批大學排行榜的浪潮,“大學排行榜該不該存在”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門戶網站的調查顯示,取締與禁止的觀點似乎支持率頗高。針對那些不負責任的排行榜和類似“大學處女率排行榜”、“大學富翁排行榜”等,專家學者痛心疾首地批評“排行變成了游戲,選美變成了選丑”,“排行榜誤導公眾”。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指出,在在不符合科學精神的評估及評價體系下,大學不能成為排行榜里的大學。
但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已經來臨的今天,每年有上千萬考生和他們的家長需要一個真正客觀、公正、科學、獨立的大學排行榜作為參考。新東方院長徐小平就“歡呼中國大學排名榜的出現”。
關系重大的大學排行榜應該由誰來研制、發(fā)布?有人呼吁,大學排行榜能不能有一個官方版,既滿足人們對大學排行榜的需要,又防止民間以大學排行榜斂財。避免大學和大學排行榜作者雙方蒙羞。但隨即有人指出,在所有機構中,教育部門是唯一不適合對大學進行排名的機構。因為教育部門理應是超脫的監(jiān)管者,它不能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由權力來壟斷大學排行榜,結果必然只會更糟糕。
參考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幾個大學排行榜,也的確都出自民間研究機構,特別是一些著名的媒體承擔了主要角色。所以,國內民間機構研制大學排行榜并沒有身份不妥的問題。相反,絕大多數學者肯定地表示,應該相信市場的力量會淘洗出規(guī)范的、有責任感的民間研究機構,產生值得信賴的公正的大學排行榜。
讓大學排行榜走向科學、規(guī)范的途徑有三:一是加強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教育信息公開與教育信息服務;二是制定大學排行榜行業(yè)規(guī)范;三是加強輿論監(jiān)督和法律監(jiān)督。而在中國這種浩瀚的高教體系、統(tǒng)計數據缺乏、信息不透明的情況下,要期待出現《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雜志或加拿大《麥克林》那樣公認的大學排行榜,顯然還要等若千年。
(綜合《羊城晚報》、《光明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