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兩會”都是眾家媒體聚焦的興奮點,各路記者自然云集北京。其中,最繁忙、最辛苦的當屬娛樂記者。“明星委員”大集合,這可是報道“出彩”的好機會,但明星委員可不是輕易就能“逮”著的。可辛苦了這些娛樂記者,他們扛著笨重的攝像機,拿著話筒、照相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四處搜尋著“獵物”,一旦發(fā)現(xiàn)“目標”,將“明星委員”重重包圍,然后是狂轟濫炸式的采訪。
娛樂記者的窮追猛打,讓參加“兩會”的明星們不勝其煩,如何躲避和應付記者采訪,成了明星們的“必修課”。你出招兒,我接招兒,我躲、我跑、我打哈哈……然而明星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難逃記者們的“圍追堵截”,一場場“精彩好戲”悉數(shù)上演。
主演:馮小剛
精彩看點:躲廁所+“守株待兔”
招數(shù):金蟬脫殼
拆招兒:出自元朝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便使盡些伎倆,千愁斷我肚腸,覓不的個金蟬脫殼這一個謊。”蟬變?yōu)槌上x時要蛻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fā)覺。
名導馮小剛也沒能逃出記者的“手心”。這不,戴著棒球帽、身著皮夾克的馮小剛正打算離場,就被眼尖的記者“抓”了個正著。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時候,記者把早已準備好的問題拋出:“馮導,說說您這次帶著哪些提案來開會的吧?!敝灰婑T小剛雙眉一鎖,計上心來,準備開溜:“哎喲喂,我吧,其實,你先讓我上趟廁所吧,我正找WC呢?!边@邊話還沒落,幾個記者“噌”地把馮導團團圍住。
眼看不妙,馮小剛雙腳緊捯,一溜小跑進洗手間。過了一會兒,馮小剛出來了,剛走出廁所,門口十幾盞攝像燈“嗵”地齊刷刷投向了他。馮小剛樂了,很無奈、很心悅誠服地樂了,估計是沒想到記者們還這么執(zhí)著地“堅守陣地”。對于這次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感受,馮小剛用“馮氏幽默”作答:“特——好?!庇杏浾邌枴叭绾慰创▏馁u兔首的行為?”他說:“我覺得吧,他們應該尊重我們。我這個人就主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一定讓你很不好受?!庇杏浾咦穯枺骸澳J為明星委員是不是該常抽出時間來參政議政?”他說:“該,不該我來干嘛呀,是吧?”估摸著是時候了,話還沒說完,馮小剛一把推開話筒,撥開人群,撒腿就往大門口跑。等到記者們追到臺階處,眼前“茫茫人?!敝性缫巡灰婑T導的影子。
小評:論拍戲,馮小剛堪稱一流,但是玩起“捉迷藏”,恐怕馮導還要再多加修煉了,縱然馮大導演有“豹的速度”,也未必逃得過記者多年修煉出的“鷹的眼睛”???,還是被“逮”了個正著兒,馮導就別《一聲嘆息》啦,老老實實接“招兒”吧!
主演:倪萍
精彩看點:一“逗”到底
招數(shù):顧左右而言他
拆招兒: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笨粗鴥膳缘娜?,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哪里有名人,哪里就有記者的“圍追堵截”。全國政協(xié)委員倪萍還沒來得及走進人民大會堂,就被記者堵在了門外,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個“密實”,真是插翅也難飛。
由于記者是陸續(xù)“圍攻”上來的,因此相同的問題重復問了好幾遍,倪萍對此的回答也非常巧妙。一位記者問倪萍對現(xiàn)代文化的看法,她說:“我都說了三遍了?!边@位記者接著又問:“您如何看待名人代言廣告現(xiàn)象?”倪萍說:“我都說六遍了。”姜還是老的辣,倪萍的詼諧把在場的記者都逗樂了。
小評:作為中央電視臺的老牌主持人,倪萍為人親和。在20世紀90年代,擅長煽情的倪萍,每次主持都非把人“煽”得淚眼婆娑不可。自從走下中央電視臺“主持一姐”的位子,倪萍就走上了“倪氏幽默”的路線。這不,善于創(chuàng)新的倪萍還耍起了“倪氏太極”——“這個問題已經(jīng)回答三遍了,這個問題已經(jīng)回答六遍了……”
主演:楊瀾
精彩看點:沉著應戰(zhàn),斬釘截鐵
招數(shù):丁是丁,卯是卯
拆招兒:出自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币驗椤岸 焙汀懊狈謩e屬于天干和地支,混誤不了,所以用來形容辦事認真,毫不含糊。
“名人效應”在楊瀾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遠遠地瞅見楊瀾,一群記者蜂擁而上,在人民大會堂前的廣場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楊瀾遭到了記者們的“圍堵”。
身穿米白色上衣的楊瀾沉著應答,侃侃而談扶助四川地震災區(qū)孤兒、政府經(jīng)濟刺激計劃等諸多話題。關于食品安全問題,她的回答簡潔有力:“這個問題非抓不可,要不什么都不敢吃了?!?/p>
小評:楊瀾的本事,那可不是“吹”出來的,當主持、出書、辦公司、參加公益活動……樣樣干得漂亮。就連回答記者的問題,分寸火候都把握得恰到好處。問題來了,不躲、不跑、不忽悠,丁是丁,卯是卯,該認真的時候,決不來半點兒含糊。
主演:張藝謀
精彩看點:“獵鷹行動”+“勇猛突圍”
招數(shù):三十六計,走為上
拆招兒:這句話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采取有計劃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zhàn)機,以退為進。這在謀略中也應是上策。
名人也有名人的煩惱,本想安安靜靜地參加政協(xié)會議的張藝謀卻經(jīng)歷了一番驚心動魄的“突圍行動”,這可真有點出乎張大導演的意料。
作為政協(xié)委員的張藝謀到人民大會堂參加政協(xié)開幕大會,本來,張藝謀順著南柵欄溜邊上臺階,想來個神不知鬼不覺,悄悄地進去,誰知還是被人發(fā)現(xiàn)了。
“張藝謀在那呢!”一名眼尖的女記者忽然一聲大喊。眾人順勢一看,張導正一個人縮著頭走呢。追!不用召喚,其他聽到消息的記者,搬著梯子,扛著攝像機,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
看到陣勢不妙,張藝謀馬上揮揮手笑呵呵地說:“回頭聊,遲到了……”一名女記者眼看張藝謀要跑,到手的好機會怎么能放過?干脆從后面一把攔腰抱住張導,“央求”給點兒“下鍋菜”,否則回去沒法兒交差,話筒早就杵在張藝謀嘴邊,四周的閃光燈此起彼伏。
這點兒陣勢對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張藝謀并不算什么,他兩手揣兜,輕輕松松地就掙脫開來,回頭對著記者們?yōu)t灑地揮了揮手,帶走了一片“嘆息”,自個兒得意地開懷大笑。
小評:面對神勇女記者的“熊抱”,得罪了,還得先好好履行政協(xié)委員的職責。咱們該玩玩,該正經(jīng)的時候,就得“跑”你沒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