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說話,大多是掩飾內心的想法,說得越多越不真實。反而是安靜的,用眼神和動作來感知的,最是貼近心靈。
在我心里,一直以為小孩子的心是最敏感脆弱的,他們能感受到很多別人忽略的東西,同時,又因為豐富的想象力,生出許多疑幻疑真的猜測,并深深地根植在自我意識中而無法自拔。
《Call Me Elisabeth》,法國片,中文被譯成《真愛滿行囊》。片名翻譯得不太貼切,因為故事一開始,小女孩貝蒂就經歷著家人的陸續(xù)退場:姐姐興奮的去了城里念書,認識新朋友,樂不思蜀;她半夜里偷聽父母爭吵,知道媽媽有了新的愛人,一家人,早已貌合神離,已經面臨破碎的邊緣,但她自己卻又無能為力;長期面對孤獨的環(huán)境,可家里的傭人也是一個精神有缺憾的人,無法給予貝蒂更多的安慰;曾一度帶給貝蒂快樂和動力的伊凡,也因為要繼續(xù)躲避警察的追捕而不得不把他送走;連學校的同學都利用自己制造笑柄;原本以為一直最疼自己的爸爸卻不了解自己,寧愿給她蓋一個游戲房也不愿去拯救她心之所系的小黑狗。在種種壓抑的因素影響下,小貝蒂徹底地崩潰了。
小孩在陷入自己的情緒中時容易走上極端,影片中貝蒂在被巨大的孤獨感徹底擊潰時,選擇了割腕自殺。相反她的爸爸,一個成熟淡定,善于揣摩別人心理的療養(yǎng)院醫(yī)生,他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但是由于長期理性的工作經歷的關系,他已經逐漸變得麻木了。他對妻子失去了愛,對工作失去了激情,對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也失去了最切實的關懷。他那蒼白的面孔,無奈的笑容,落泊的背影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其實他也是孤獨的,只是他有足夠的理智不讓這孤獨毀滅自己而已。
當小女孩毅然拿起碎玻璃片決絕的放在手腕上時,伊凡救了她,而他所做的只是站在陽臺下面,抬起頭,對著絕望的小女孩揮揮手。然后,你都看到了,小女孩拖起行李包,哐哐當當,前面是史尼克,后面是伊凡,前后都是溫暖環(huán)繞。在貝蒂眼中,這樣的出走是幸福的旅程。
我們不難理解小女孩的行為。大人說話,大多是掩飾內心的想法,說得越多越不真實。反而是安靜的,用眼神和動作來感知的,最是貼近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