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要端正,筆畫要清楚,這是寫字的基本要求。如果筆跡潦草,不僅難以辨認,有時還會出差錯、鬧笑話。這方面,著名文學家茅盾爺爺讀書時曾有過一次教訓。
1913年夏天,茅盾中學畢業(yè),報考北京大學預科。他自己覺得考得不錯,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發(fā)榜時竟沒有沈德鴻(茅盾先生的真名)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但不久,他卻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學寄來的入學通知書,通知書上寫的是“沈德鳴”三個字。茅盾趕忙跑到報名處去查報名單,發(fā)現(xiàn)自己在填報名單時,書寫潦草,把“鴻”字寫得像個“鳴”字了。
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從此,他寫字一筆一畫,端端正正,從不草率,直至80多歲高齡寫回憶錄,還用毛筆正楷書寫,字跡清楚俊秀。
語言的魅力
國外有一家飲食店,門前擺了一個空酒桶,桶上引人注目地寫道:“不許偷看!”路過的行人禁不住好奇心的驅(qū)使,停下腳步往桶里看個究竟。酒桶里面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店有與眾不同、清醇芳香的生啤酒,一杯五元,歡迎品嘗?!庇谑?,人們紛紛走進這家飲食店吃飯。
(賀芳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