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朱伊麗 助理編輯:童佩艷 美編:chris
我愛你,但不愿和你結(jié)婚,也不想和你同居。我們要天天相戀,但不要天天相見。只需要悱惻纏綿,絕不要柴米油鹽。你愿意和我一起愛情solo嗎?
愛他,不就是和他住在一起,為他洗洗臭襪子,幫他熨好第二天要穿的襯衫,煲上一鍋補身湯嗎?知道嗎,不是天下所有的戀人都和你同一個styIe的,有一類人就偏偏不好這一口。他們既不結(jié)婚也不同居,生活狀態(tài)是“放單”,感情狀態(tài)卻是“in love”。他們說:“我們要天天相戀,但不要天天相見?!庇谑?,在solo熱過之后,出現(xiàn)了一群solo族,在愛情的舞臺上各自表演。這樣做是為了“距離產(chǎn)生美”嗎?不經(jīng)歷在同一個被窩里放屁這樣的世俗戀人生活,他們的愛情經(jīng)得起考驗嗎?身處其中的他們似乎也各有說法。
輸不起,所以solo
儲雯 27歲 造型設(shè)計師
沒想到,我和雷的關(guān)系居然有這么新潮的解釋。不過,當初確定這種相處方式有些無奈,有時候想,雷或許只是我生命中的過客,這樣做何嘗不是在給自己找借口?
雷是經(jīng)過朋友介紹認識的,談不上太喜歡,但是也不討厭。工作時常讓我忙得昏天暗地,可是每次忙完發(fā)現(xiàn),他總是靜靜地等在原地,這或許就是能和他不咸不淡保持3年戀人關(guān)系的原因吧。
就我而言,我絕對做不了小鳥依人的女朋友。早年就到北京來闖,讓我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過于獨立,若要完全膩在一起,我會發(fā)瘋。所以我拒絕了他提出的同居建議,寧愿背上20年的房貸壓力堅持自己買房,因為我愛擁有一個完全屬于我的私密空間;同樣我有自己的朋友圈子,空閑下來會約三五好友喝茶或掃貨,刻意避免這兩者產(chǎn)生交集;經(jīng)濟上全然不依賴他,偶爾還給自己買個品牌包,享受給自己買禮物的那份獨特感。
你瞧,這就是我們的相處模式,我并不全然奉獻在他一人身上……若即若離,對我來說挺好。
有時難免悲哀地想,獨立似乎已經(jīng)變成一種自我保護,因為在北京,我只有我自己,我輸不起。
偽裝單身,半糖的樂趣
敏銘 25歲 網(wǎng)站編輯
我和男朋友相戀差不多1年。在上海,楊浦區(qū)和徐匯區(qū)幾乎成為對角線,距離遙遠。原本我和他同住在他位于楊浦區(qū)的房子里,然后花一個多小時去徐匯區(qū)上班。但同居的甜蜜生活經(jīng)不起這樣的體力消耗,為了方便上班,我重新住回了我的“蝸居”(離公司走路只有20分鐘)。于是我和他過起了“周末戀人”的生活,我們戲稱“愛情5+2計劃”,即五天工作日里雙方居住兩處,只有周末的兩天里住在一起。我們都有自己的空間,彼此不會干擾,偶爾在一起相約看電影或吃飯。而在周末,我們都會想盡辦法將快樂生活濃縮在這兩天。
留宿? no! 我很保守
嚴漾 29歲 外企職員
和我家那可愛的小黑哥邂逅在同幢商務(wù)樓的電梯里。他是非裔美國人,膚色很漂亮,正是我喜歡的類型。我們倆都是一見鐘情。
我買的房子在金橋,而他住在離我半小時車程的地方。即便如此,我們也沒想到搬一起住。他和我都是世界飛人,經(jīng)常聚少離多,電話和mail成了我們主要的聯(lián)絡(luò)工具。我們時常在電話里膩得不行,見了面卻總會吵。他大男子主義過盛,私下里我更享受不在同一空間里的那種心心相系。不過,有時距離感也會給我們帶來別樣的快樂。比如我在悉尼,他碰巧在美國出差,他會飛過來陪我過周末。上次我去青島出差,他專程飛來,周六我們就在著名的啤酒街約會。今年萬圣節(jié),我們則在日本度過。是不是很好笑,雖然我們同住上海,往往卻要在另一個城市才能見上一面?
有一次,我們恰好都回到了上海,忙不迭打電話,聊了很久,然后他說“我要做一件很蠢的事情。”這時門鈴響了,居然是他!騎著一輛自行車從他的住所直騎到我家,手里還提著通心粉的材料。那天他親自下廚做飯,浪漫得不行。晚上11點,我準時推他回家。留宿?no,我很保守。他很委屈地說,找了個中國女友。就這點不好。
獨奏是否真的比合奏好?
一位社會學家說:“從前戀愛卻沒法做愛,如今做愛卻無心戀愛?!眘olo到底在給兩人關(guān)系做加法還是減法?
據(jù)說,solo族在國外非常流行,有人說這絕對是不婚的最佳選擇。不過我們的戀愛、婚姻模式會不會被沖擊,形成新一輪觀念?solo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他們的族人有些什么特征呢?獨奏是否真的比合奏好呢!
是什么樣的人在soIo?
現(xiàn)代“速食化”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成了solo族存在的前提條件。喜歡solo的這群年輕人,大多數(shù)有著較高的文化知識、理想職業(yè),年齡在25~30歲,為了兼顧愛情、婚姻、家庭、事業(yè)而選擇solo。而一些處于熱戀期的戀人,也對此有了共識。統(tǒng)觀愛情solo族,可細化為以下5類人群:
經(jīng)濟獨立,要愛情更要自由的未婚人群。他們討厭束縛,憧憬愛情,但當愛情降臨卻又害怕退縮,對婚姻有疑問不確定。
和父母同住的青年,還未有足夠經(jīng)濟能力單獨承擔一個新家的建立。這類人群迫于現(xiàn)實生活的狀況、父母的保守態(tài)度而不得不solo。
全情投入工作,且工作正處于上升期的精英族群。感情對他們而言是可漂移的,可有可無,聊勝于無,絕對沒有耐心投入更多的責任心和熱情。
經(jīng)常把飛機當主要交通工具的“自由地球人”。他們屬于浮萍,日子被護照或機票上一個個戳印所代替,腳步無法停留在個地方過久。
真正的婚姻“過來人”。不僅僅是年齡,還有閱歷。這類大齡單身幾乎都是經(jīng)濟穩(wěn)定、交際圈廣泛、生活不太規(guī)律的人群。
誰也不愿失去什么
solo族,其實是一種“新單身者”。而這無疑是對固有的婚姻制度和兩性關(guān)系提出挑戰(zhàn)。和傳統(tǒng)觀念對著干。
自古以來,相愛的兩人決定一起生活,那么共用一張桌吃飯,共用一床被睡覺,就如同1+1=2一樣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但是現(xiàn)在的這些人,不顧自己的感情熱烈燃燒,寧愿被思念之火灼熱,也要咬著牙一個人過日子。難道他們都是柳下惠的后人?才怪!難道這樣不會引起愛情危機嗎?有可能。
他們言之鑿鑿:“既然要一男一女成為一對,愛情就是結(jié)合的唯一理由,若這點恰恰是大家遲遲不能下決心的,solo又有何不可?”話真說得滴水不漏,難怪一位社會學家說:“從前戀愛卻沒法做愛,如今做愛卻無心戀愛。”
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矛盾現(xiàn)象。一方面,男女結(jié)合的愿望從來沒有像我們這個時代那么自由、強烈;另一方面,渴望結(jié)合的人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苛求、挑剔。矛盾雙方各不相讓,折中解決辦法就是大家不組成一對,而把結(jié)婚甚至同居推到愈遲愈好。大家尋求兩人生活的好處,也不舍棄單身生活的優(yōu)點,這樣就產(chǎn)生了分居共過關(guān)系。結(jié)成伴侶意味著失去對自己命運的駕馭,放棄一部分個人追求,也就是失去自己。說白了,solo的出現(xiàn)是因為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講究的是尋找自我,誰也不愿失去什么。
既不耳鬢廝磨,仍然牽腸掛肚。這多少聽起來讓人覺得詩意。而對那些思想、經(jīng)濟、生活彼此都不愿從屬對方的“單身戀人”。solo或許是最好的折中方式。
你在什么情況下會solo?
如果我曾經(jīng)受到很大的傷害以至于決定不婚,那soIo應(yīng)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感情中有時候一個人比兩個人更有安全惑。
馬力 廣州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如果這樣過著兩人都開心沒壓力,何必考慮它符不符合別人的情感半徑。
小八 南昌
說得天花亂墜,標榜什么時尚前衛(wèi),實際上都是垃圾!不負責任又要吃甜頭,心里肯定有騎驢找馬的念頭,愛他就要接受他上大號、被窩里放屁的模樣,世俗男女哪來那么多明月清風?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SOlO。
蓬蓬 大連
比一夜情、性同居要好多了。
小妹 北京
如果我有上億家產(chǎn)又不想離婚了被老婆搶走一半,這種情況下,solo不錯。
大尚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