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初,我到了南澳島一趟,目的仍然是考察汕頭潮洲菜,但作為整個考察活動的最后一程,接待方顯然有讓大家放松一下的意思。
以前只聽說過南澳島,現(xiàn)在一聽介紹,方才知道,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的主島。它位于廣東東部的海中,面積達128.35平方公里.而全縣(南澳縣)的海域面達4 600平方公里.南澳島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素有 “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而今,島上林木茂密,鳥雀翔集,空氣清新,海灣幽靜,加之海產(chǎn)豐饒,人文景點眾多,是一個旅游休閑的理想去處。
我們一行人那天下午是從汕頭乘海輪到南澳島的,行程約四十分鐘。由于考察加“放松”只有半天時間,故上岸后稍事休息,住處未去,行李未放,便乘著面包車在島上轉(zhuǎn)開了;在幾個鎮(zhèn)上,看到了漁家的新居;在市場上,看到了大量的海鮮干品,宅魷(南海特產(chǎn),著名風干之鮮魷)、腌鰻、不知名的腌魚,對蝦、蝦米、蝦皮、干貝、紫菜……
面包車還上了山頂,參觀了著名的風力發(fā)電場;順道參觀了鄭成功昔日在島上的舊居“總兵府”及“招兵樹”(一顆有420多年歷史的高達18米主干、胸圍13.8米的蒼勁的古榕樹,鄭成功曾多次在此樹下閱兵)、四噸重的鐵炮;還順道經(jīng)過被列入“中華名關(guān)”的雄鎮(zhèn)關(guān)……
下午近五時,在島上的參觀結(jié)束了,面包車開到了青澳灣旁的一處我們住宿的賓館。畢竟是八月的天氣,這一下午參觀下來,大家還出了不少汗。放下行李住定之后,有幾位同志抓緊晚飯前的間隙,投身青澳灣海濱浴場之中,劈波斬浪了一回。我因有些累,沒有下海,坐在沙灘椅子上邊替大伙看衣服,邊欣賞著那一片蔚藍色的波濤,海灣兩邊起伏的青巒,倒也怡然自得。
時間過得也快,很快就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地點在離我們住處不遠的街上,是一家小餐館。餐館雖小,菜品卻極富地方特色,均為鮮活海鮮制作,加之配有多種調(diào)味碟,端的是清鮮而又眾味雜陳了。記得主要菜品有:
拌龍須菜、炒海蠣子、煮雞冠貝、白灼蝦、煮小海螺、清蒸石斑魚、爆炒魷魚卷、紅燜海鰻、生吃海膽、魚丁炒飯、紅心番薯、稀粥小菜。
這里面尤為值得多提幾句的是以下幾道菜品。
(1)煮雞冠貝。這貝當?shù)厝擞纸蟹鹗重?,?jù)說也只有南澳等幾處海域出產(chǎn)。五毛錢硬幣大小,似雞冠或佛手的部分蒙著一層薄薄的柔軟而又粗糙的膜,撕去,便是潔白如玉的肉。蘸姜醋食用,極鮮嫩。但每一只雞冠貝的肉不多,到嘴不能到肚,品味而已。(2)爆炒魷魚。南澳是魷魚的重要產(chǎn)地,其后宅鎮(zhèn)產(chǎn)的魷魚干“宅魷”更是馳名遐邇。這次吃的是用鮮魷打麥穗花刀,切塊,劃油,加配料炒制而成的,很嫩。由于是鮮品,盡管加蔥花、胡椒、魚露、麻油等調(diào)味,仍感到有一點腥,否則,倒又不正常了。(3)紅燜海鰻?;鸸Φ郊遥首詠碥?,皮膠質(zhì)化,整個入味了。(4)生吃海膽。實際是加工好的海膽卵(亦稱海膽黃等),從海膽中掏出治凈的。色橙黃,每人一“板”。這是一種奇特的容器,木制長方形框,長約6~7 cm,寬約4 cm,深約0.3 cm。據(jù)主人介紹,要好幾個海膽的膽黃方才能填滿一“板”。調(diào)料有姜汁醋、芥辣等。因為是生食,我擔心腸胃受不了,故遲遲沒有動匙(小匙)。坐在旁邊的老喬說:“不要怕,喝一點白酒殺殺菌!”平常我不喝白酒,此時只好改喝紅酒來“殺菌”了(其實殺不了菌,我知道)。不過為了保險,我把海膽黃分了一半給老喬。結(jié)果一吃海膽黃,那種細膩鮮香,由姜醋汁調(diào)出的甘美,用齒頰留芳來形容絕不為過。于是,我對老喬說:“為海膽干杯!”(5)魚丁炒飯。這是生平首遇的炒飯。魚丁骰子塊大小,劃過油,蔥末放得多,炒時放了些許醬油,故飯呈黃色。此飯魚丁香嫩,蔥香濃郁,飯粒松軟,整體咸鮮而香。我的故鄉(xiāng)揚州的雞蛋炒飯是舉世聞名的,我卻沒有想到,在千里之外的南海中的一個島上,居然也有另一種美味的炒飯。于是我和老喬又一次的碰了杯……
或許多喝了兩杯“干紅”,離開餐館時,身上稍熱,額頭微汗,頭略有點暈。回賓館的路上,陣陣海風吹來,有些濕潤,但悶熱似乎輕了一點。不知道誰說,南澳島的菜出乎意料的精彩。我們干脆推遲一天走吧!忽地,我的腦海中冒出了李白的詩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它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