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朋友邀我去省城沈陽市西郊的大興朝鮮族鄉(xiāng)去吃狗肉。我嘀咕,滿街的冷面店哪家沒有狗肉,何必跑那么遠。朋友笑話我“真是老外”,等吃上你就知道了。
車上,朋友告訴我,大興鄉(xiāng)是朝鮮族人的聚居地,這里的群眾有一手烹制狗肉菜肴的“絕活”。所以沈陽市內(nèi)的“美食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吃狗肉去大興”。驅(qū)車一個半小時,來到了省城西郊的大興鄉(xiāng),果然此言不謬。公路的兩側(cè),有數(shù)十家狗肉店,門面大小不一,但其招牌上都冠有“大興狗肉”以做招徠。因為我們?nèi)r臨近中午,各店門前排列著許多汽車,這都是市內(nèi)和像我們這樣臨近的外市“食客”特意趕去吃狗肉的。朋友領我來到“大興娛樂城”,說這里烹制的狗肉最地道。
過去,我一直認為狗肉的吃法很簡單,不就是把狗肉撕成細條蘸辣面和咸鹽面嘛!今天我算開了眼,其實狗肉也和其他肉類一樣,可以紅燒、醬鹵、清燉等等。我們分別點了醬狗肉、脊骨、狗排、燴雜碎、狗皮炒辣椒等10幾個菜,可以稱之為“狗肉宴”了。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狗肉不如豬肉肥膩,牛肉不及狗肉滑嫩,狗肉沒有羊肉的膻腥,狗肉的細嫩又可以與雞肉媲美,大口吞食,細細品嚼,再輔以鮮辣、脆嫩的朝鮮咸菜,其味道之醇厚、之鮮美,絕了!其實最值得稱道的是吃大塊的、剛出鍋的狗肉。熱乎乎的狗肉,從湯鍋里撈出來,剁成核桃大小的塊,每一塊都帶有肉皮,然后蘸著用醬油、香醋、辣椒面、香菜、味精、白糖調(diào)成的佐料,其滋味美極了。原來,朝鮮族殺狗與殺豬的方法差不多,也是放血、煺毛、開膛。后廚的大師傅告訴我,狗身上除毛之外,差不多都可以做成美味,此話已被他烹制的菜肴所證實。吃這里的狗肉不要忘了喝狗肉湯,狗肉的鮮、香都融在了湯里。尤其特別的是湯里的菜,是將秋天時小白菜晾成干菜,然后泡軟、切段,煮好后再加各種佐料。朝鮮族的朋友告訴我,這狗肉湯大補,冬季喝它大補元氣,夏季喝它避瘟去暑。怪不得說,“聞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墻”,在這樣的美食面前,不能不令人胃口大開。據(jù)說,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就是吃著狗肉吟頌的,漢光武帝劉秀曾對人講:“天下美味吃個夠,就是狗肉吃不夠?!?/p>
朋友,想去大興吃狗肉嗎?別忘了請我去給你做個“向?qū)А?。其實做向?qū)羌?,我只是想借機會再去美餐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