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一只鷹
1
向著長空飛翔;
向著太陽飛翔。
飛翔,在高天、在接近云朵的地方,
放射出雄性的光芒。
照亮荒原的肌膚;
照亮荒原的骨血;
照亮不死的靈魂。
2
鷹,荒原的精靈!
目光,敏銳而犀利;
雙翅,威猛而勁悍。
無論緩慢的滑行,還是迅疾的俯沖,
骨子錚錚作響,發(fā)出鐵質(zhì)的聲音。并且,
似火焰和烈酒,對應(yīng)日月。
圣水與靈光中,提煉思想的鹽粒。
3
棲在斷崖;
沖向云霄。
鷹,又是孤獨(dú)的,孤獨(dú)如人類偉大的思想者。
而我們,誰能高過鷹的精神。
而我們,誰能高過鷹的境界。
……
落日。大漠。巖壁。
一個圖騰突然在我面前呈現(xiàn)。
4
戈壁茫茫,荒原寂寂。
面對雄鷹,我們必須仰望;
面對雄鷹,我們只有仰望。
奢想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放歌,或者低泣。
壺口濤聲
1
這是黃河的吶喊;
這是黃河的宣言。
轟鳴的濤聲,從天上響來,拍打著兩岸豐茂,抑或貧瘠的土地。水花飛濺,把男人的血和女人的淚,把星辰和日月,把歷史和現(xiàn)實(shí),日夜吟詠。
東方大道上,狂歌狂舞;
嘹亮如炬,飄展如旗。
2
這是黃河的吶喊;
這是黃河的宣言。
水在飛;云在飛;
靈魂在飛……
山峁之上,幾只羊兒沿著草葉的方向,走走停停,探尋什么,又祈禱什么。粗獷的信天游喲,纏在揮舞的鞭梢,伴著黃河的濤聲,飄飄蕩蕩,久久回旋。
沒有誰告訴我——
這是悲愴的長嘆?
這是激揚(yáng)的歌吟。
3
而濤聲依舊,響徹云天。
骨頭和血液,在晉陜峽谷、在黃河深處,以大寫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壯美的圖畫。
描繪英雄,也接納眾生。
陜北腰鼓
我是在黃土高原看到腰鼓的;
我是在黃河岸邊看到腰鼓的。
……
響起來了,響起來!
跳起來了,跳起來!
奔騰,躍動,旋舞。
一群漢子,頃刻間匯成一片激越的海洋。以力量和精神,噴薄出不息的火焰。
容納無窮的高天,
也在這昂揚(yáng)的步點(diǎn)中燃燒起來;
承載萬物的厚土,
也在這雄渾的鼓聲中顫栗起來。
獵獵之風(fēng),和著黃河的濤聲,用血、用肉、用骨頭,打開澎湃的情感,隱喻的思想,把生命的光茫,盡情釋放。
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
責(zé)任編輯 劉亦群
一寒 名張縣倫,1967年11月生,陜西興平人?,F(xiàn)供職于興平市文化館。1988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陸續(xù)在《陜西日報》、《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世界論壇報》、《散文百家》、《延河》、《青海湖》、《當(dāng)代人》、《笠》等大陸及港、臺百余家報刊發(fā)表詩歌、散文詩600多首(章),發(fā)表雜文、隨筆等作品近300篇;作品多次被《散文選刊》、《雜文選刊》等轉(zhuǎn)載和收入選本。編著、合著出版書籍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