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圖小時候,在私塾讀書。一天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崎”、“抬”、“怡(yí)”、“翔”4個字后,指著這幾個字說:“這幾個字都是形聲字,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形旁表示意義,聲旁表示讀音?!椤x‘奇’,‘抬’讀‘臺’……”
老師剛教完“崎”、“抬”兩個字,胡圖就不聽了,又玩起他的小風車來。同座碰碰他,小聲說:“認真聽!”胡圖笑著說:“聽什么?我發(fā)現(xiàn)認字的秘訣了,不光黑板上的字我都認識,連這本書上所有的字我都認識!”“什么秘訣?”同座好奇地問。“你看那‘崎’和‘抬’,不就是讀半邊嗎?碰到不認識的字,讀半邊不就行了!”
胡圖剛說完,恰好老師點胡圖起來認“怡”字,胡圖不假思索地讀成“臺”。老師說:“不對。應該念‘yí’。”老師又叫胡圖認“翔”字,胡圖胸有成竹地念:“習!”老師搖了搖頭。胡圖又說:“那,念‘羽’?”老師還是搖搖頭。胡圖摸摸頭,恍然大悟,高聲說:“應該念‘羊’!”同學們聽了,哄堂大笑。
[猩猩點評]
漢字形聲字雖然有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但是,由于漢字使用的歷史悠久,語言從古至今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大多數(shù)形聲字的聲旁,都不能準確地表示或者根本不能表示形聲字的讀音。如“怡”和“詒”、“飴”、“貽”,它們的聲旁都是“臺”,“臺”在造這些字的年代念“yí”。如果按現(xiàn)在“臺”的音,將它們讀成“tái”,那就錯了。笑話中的胡圖不懂漢字字音的這些變化規(guī)律,按讀半邊的方法去猜念不懂的字,這就難免要念錯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像胡圖這樣用讀半邊字音的方法去念字的人很多。希望大家今后碰到不認識的字時,要認真查字典,千萬不可像胡圖那樣去讀半邊字音,惹人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