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掛”股無套利機會,“仙股”存在下調風險
市場不同, 帶來的計算準則、市場估值等有很大區(qū)別,A+H溢價現象就這樣長期存在。目前,市場中僅存兩只“倒掛”A+H股,而“仙股”的數量卻達到13只之多。專家指出,短期內投資這類A+H股風險較大。
9月份以來,A股和H股持續(xù)下跌,上證指數從9月初最高的2380.47點,跌至10月28日最低點1664.93點,此后受政策面利好消息影響雖有小幅回升,但仍在2 0 0 0點上下徘徊。而香港的恒生指數也由9月2日最高21066.58點跌至10676.29,直到現在仍未能高過15000點。相對來說,A股的調整幅度較小,致使A+H股平均溢價率已經持續(xù)兩個月上升。
市場上一般認為,A股與H股的聯動和比價差異會給其在A股市場帶來投資機會。當A股的價格低于H股時,A股就具備了估值優(yōu)勢。尤其在QFII等境外投資者不斷加大對A股市場的投資力度時,相對H股而價值被低估的A股,價格倒掛帶來套利機會。但是,當A+H股出現高溢價,也就是A股價格高出H股很多時,則具有很高的投資風險。
據統(tǒng)計,2008年二季度末,A+H股溢價率低于20%的多達14家,包括海螺水泥、交通銀行、鞍鋼股份等8家股票價格出現“倒掛”現象;三季度末,“倒掛”股票減少至4家,僅有9家A+H股溢價率低于20%;到10月份A+H股平均溢價率為46.37%,其中10月27日的平均溢價率最高為58.12%。截至11月23日,A股與H股價格進一步擴大,A+H股平均溢價率為47.38%,溢價率最高的11月19日有58.82%。
從11月23日的A+H股溢價排行榜看,A/H股比價最高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保達到5.8倍,所有56家A+H股上市公司中,股價比在5倍以上的有6家,4.0-5.0倍之間有3家,9家在3.0-4.0倍,18家在2.0-3.0倍,2倍之內的也有18家,只有2家出現了“倒掛”現象。
“ 倒掛” 的兩只股票是中國平安和海螺水泥,其中溢價最高的是中國平安,其A股價格為24.46元,H股價格為29.80港元,折合人民幣為每股26.27元,溢價率-7.40%;海螺水泥A股、H股的價格分別為25.39元、30.15港元,計算后得出的折價率4.65%。進入第四季度以來,總是能在“倒掛”榜中見到中國平安和海螺水泥的身影,但總體趨勢為A股與H股差價減小。10月6日兩者A+H股溢價率分別為-21.06%、-10.59%。
但是在溢價行列中,A股和H股的差價區(qū)間仍然很大。排在首位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保A股價已經有5.11元,H股卻只有1港元,不到人民幣的1元,A/H股比價達到580%。
值得注意的是,A+H股公司中,H股在1元以下的有13家。截至11月23日,東方航空、南京熊貓、東北電氣、ST科龍等11家公司的H股跌穿1港元,而創(chuàng)業(yè)環(huán)保和南方航空的H股股價換算成人民幣也跌穿1元大關,“仙股”數目竟有13只之眾,在56只股票中將近占據四分之一。其中,H股價格最低的是東北電氣,只有0.61港元。所幸的是,所有兩地上市的公司A股價格均能維持在2元以上。
整體而言,國內A股市場整體股價仍然高于H股。經歷這輪熊市之后,A股和H股的價差是否會越來越小,還要看市場的變化情況。
目前A+H股中僅有的兩只“倒掛”股,中國平安和海螺水泥是否存在套利機會?對此,國都證券分析師張翔對記者表示,這兩只股票不存在套利機會。因為,目前的A股市場和香港股票市場是分割的,A股和H股不能自由轉換,即使上述兩只股票的H股價格高于其A股價格,也只是說明其A股存在一定的低估情況,但普通投資者并不能直接把低價買入的A股轉換成H股在香港市場賣出,所以,并不具備套利機會。
而對于在H股市場上已經成為“仙股”的A+H股,張翔表示此類股票存在很大的下跌風險。他表示,香港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由于H股資金中,國外資金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近期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國際資金退出香港股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包括A+H股在內的一些股票出現一定的低估現象,但對于A+H股溢價率較高的東方航空類“仙股”來說,其A股價格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短期內應堅決回避這類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