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然黑,卻是秀美
對奧巴馬來說,《舊約#8226;雅歌》的這節(jié)詩句最能描述一個情人般的夢想??释杂傻膼廴藢λ牧既苏f,“我雖然黑,卻是秀美?!倍嗌亳娉峙c羞澀、苦等與摸索,都藏在這黢黑的皮膚里。就如蘭斯敦#8226;休斯,美國最偉大的黑皮膚詩人寫下這樣的句子:“我的皮膚如黑夜一樣黑,我的靈魂與河流一樣深沉?!?/p>
從奧巴馬追溯到馬丁#8226;路德#8226;金,隱約還是一條民權(quán)運(yùn)動的路線。其實再往前看,金博士的著名演講,就來自休斯著名的詩歌《夢想》。另一位詩人卡爾#8226;桑德伯格的《共和國是個夢想,凡事必先源于夢想》一文,我是在美國駐華使館的網(wǎng)站上讀到的。桑德伯格說,休斯20年代的提問“被推遲實現(xiàn)的夢想意味著什么”,驅(qū)使著人們?nèi)フ覍ご鸢浮?/p>
于是電影開頭響起休斯的詩句,被推遲實現(xiàn)的夢想,“就像陽光下的葡萄干”。
這部百老匯名劇,1960年代民權(quán)運(yùn)動初始就曾被搬上銀幕。今年的新版被提名艾美獎的最佳電視電影,遇上奧巴馬的效應(yīng),想不拿獎都難。但我的動心不在它迎合了眼下的風(fēng)流。而是休斯的一句詩,將自由的夢想從黑人民權(quán)運(yùn)動的線索中滑翔出來。電影借著1950年代一個芝加哥黑人家庭在貧苦中仰望和堅守、混亂與掙扎的故事,演了一出“靈魂深處鬧自由”的戲。
在政治與社會學(xué)意義上,自由的總路線就是改變處境。處境不得改變,人就無法自由。但這命題如成立,就等于對自由徹底否定。因為這樣處境就是一根繩子,人被處境捆綁了。
就像一個故事,最后3分鐘化險為夷,就是和自由無關(guān)的;若最后一秒還是貧苦,“自由”的尖銳性就出來了。這時你問,自由還存在嗎?自由必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仍然存在,才是真實的。當(dāng)最后一秒你聽見“清心的人有福了,哀慟的人有福了”,你就回應(yīng)說苦難跟死亡,不是最后的劇情。你是誰呢?邏輯上說,你或者是阿Q,或者是自由的目擊證人。
種族歧視甚或隔離,不是這個故事的重心。盡管兒子華倫快被貧困逼瘋了,盡管早晨起來要和兩層樓的鄰居搶衛(wèi)生間,盡管這貧困可以直接歸因于社會性歧視。當(dāng)有一天一張1萬美元的保險支票寄到這個家庭,父親的死亡換來了改變命運(yùn)的契機(jī)。妻子平淡地說錢是母親的。但華倫窩了半輩子的夢想與雄心,都被母親的這張支票激發(fā)出來了。
華倫最終與母親翻臉,顯露他是一個被處境所定義的、不自由的人。處境的可怕,不在于它不公平,在于你竟然被它定義。華倫的酒吧計劃,被敬虔的母親否決了。說我的錢絕不能拿去讓人們夜不歸家。華倫絕望地說錢是我們免于咒詛的希望。母親對兒子冷冷地說,生命的目的不是自由嗎,什么時候變成了錢。
華倫的妹妹則在另一個意義上被時代定義。她追隨非洲文化尋根浪潮,抨擊家人是文化同化主義的奴隸,說上帝是白人塞給我們的,我們的文化才是最優(yōu)秀的。她也和母親吵翻了。母親說,我在一天,這個家就不容許褻瀆上帝的話語。
奧巴馬并非華倫和他妹妹的結(jié)果,而是這位尊貴而自由的婦人所生的后代。奴隸是不能爭到自由的,就像不知道真理的人永遠(yuǎn)找不到真理。唯有自由的人能得到自由,靈魂深處鬧自由,街頭上的自由才不是危險品。
當(dāng)自由的崛起被過分和過快地引向民權(quán)的方向,人已經(jīng)不自由了。這里有微妙的區(qū)別。就如耶穌,到底是被理解為革命家,還是道成肉身的宣教士?美國的歷史,到奧巴馬為止,充滿了這兩種自由的張力。就如那首最著名的黑人圣歌《去吧,摩西》,那些懷著“我雖然黑,卻是秀美”信仰的黑人,在種植園的傍晚一起唱道:去吧,摩西,去那遠(yuǎn)方的埃及。告訴法老,“讓我的百姓走”。
出埃及也有兩條路,一條是心路,兩千年了,靈魂的流亡者們殺不完心中的仇敵,走不完那條從蘇武到摩西的路。一條是血路,我以我血薦軒轅,靠著自己的力氣,跋山涉水去作長征,找那塊叫作迦南的應(yīng)許之地。
美國黑人的歷史上,這首《去吧,摩西》,也在兩條路上被高舉。它既成為黑人福音復(fù)興與靈魂自由的象征——在此意義上,這是一首圣詩。同時成為民權(quán)運(yùn)動的一面旗幟。每個坐上公車、走進(jìn)白人學(xué)校或餐廳、搬進(jìn)白人社區(qū)的黑人,面對處境,都說出了那句曠古名言,“讓我的百姓走”。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出現(xiàn),其實是這兩條路線的聯(lián)袂演出。也可以說,是這兩條路都快走到謝幕了。是一個開始,還是一個句號?我看多半是句號。外在處境到達(dá)一個頂峰時,往往是靈魂中寅吃卯糧的虧空,已經(jīng)快露缸底了。
影片中,母親也把這錢花在一個夢想上,就是在白人社區(qū)買了一套房子。鄰居們來談判,愿意高價把房子買回來。投資被騙的華倫決定把價格哄抬上去,再得著一次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的機(jī)會。母親把孫兒叫過來說,站在奶奶身邊,看你父親給你上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華倫在那一刻,脫胎成了自由的見證人。他說,我們決定搬進(jìn)去。他在白人鄰居面前的演說比他所有的嘮叨都漂亮。母親流淚對原本打算墮胎的媳婦說,你丈夫今天終于長大了。因為唯有自由,才是真正的成年禮。唯有真正的自由,能廢掉我們和法老之間及我們彼此之間的冤仇。自由的起點(diǎn)一定是先廢除這世上的一個奴隸,就是我自己。自由的力量,首先要在受苦者和為奴的身上得著榮耀。
昨天看完電影給一位遠(yuǎn)走他鄉(xiāng)的友人寫卡片,說,“唯有恩典中的自由,勝卻人間無數(shù)。唯有天上來的異象,勝過一切理想?!?/p>
是做夢嗎?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怕就怕現(xiàn)實太強(qiáng)大,連夜里起的夢,都不配稱之為夢。
肯尼#8226;列儂 《陽光下的葡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