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第38頁第11題:如圖,把△ABC紙片沿DE折疊,使點A落在四邊形BCDE的內部點A′的位置.∠A′與∠1+∠2之間存在怎樣的數量關系?請試著找出來,并說明理由.
簡析:這道題的結論是∠A′=(∠1+∠2),理由闡述并不復雜,利用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便可得出.而∠A′也就是∠A,與∠1+∠2的數量關系是否隨著折疊后點A′的位置變化而變化?我們不妨對這一簡單的課本習題作適當延伸,以提高同學們從較復雜問題中提煉出問題本質的能力.下面就這些變式作出說明.
變式一:折疊后點A′落在射線AB或射線AC上.
簡析:以點A落在AC上為例說明,因為DA=DA′,∠A=∠DA′E,則∠1
=2∠A,所以∠A=∠1.
變式二:折疊后點A落在四邊形BCDE的外部.
簡析:在△EPA中,∠1=∠EPA+∠A,
在△DPA′中,∠EPA=∠A′+∠2,
所以∠1=∠A′+∠2+∠A.
又因為∠A=∠A′,
所以∠A=(∠1-∠2).
變式三:需要添加什么條件,使四邊形ADA′E為菱形?
簡析:顯然折疊后的A′點必須落在射線AB與射線AC之間.由于DA=DA′,EA=EA′,所以只需添加AD=AE,就能使得四邊形ADA′E為菱形.
變式四:需要添加什么條件,使四邊形ADA′E為正方形?
簡析:由變式三可知,需要添加AD=AE且∠A=90°,就能使得四邊形ADA′E為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