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的學習成績在班里位居末流。他似乎對學習已沒有了興趣,更沒有信心。他說要把自己的成績趕上去,實在是太難了??吹脚c同學們的學習差距,他一會兒心急如焚,一會兒又心灰意冷,恰巧他姑姑的孩子也上初中,在班上是尖子,還是三好學生。小雨的父母就讓小雨向他學習,爭取趕超、但小雨好像缺乏好勝心,總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說:“我怎么和人家比呀,人家天生就大腦聰明,而我的大腦笨?!?/p>
每個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認可。當小雨考試不理想時,他會本能地害怕失去大人對自己的認可。因此這種“不比”是他在極力維護自己的形象。有時在成人身上也能見到這種心理。這是一種自我心理保護,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不完全是壞事。
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對于比自己強的對手,我們是不是只能采取像小雨這樣回避的辦法呢?我的答案是:可以比,但要知道怎樣比才有利于進步,要善比。下面我就告訴大家?guī)追N比的方式。
選擇合適的對象
從班里找一個各方面情況都和自己差不多,但成績稍好一些的同學作為對手。這個比賽對手最好是自己的好朋友,這樣你們還可以在比賽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不要僅拘泥于學習成績,而要看誰更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如誰的作業(yè)更干凈整潔,誰更努力思考、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等等。設定一個目標,可以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積極性,把“不敢比”變成“向前看”。特別是選取一個比自己稍強的對手,讓自己感到達到目標不是十分困難,也有信心和興趣。尤其是當自己超過對手時,你自然會把那種勝利的喜悅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
另外,還有一個最合適的對象就是自己。與自身相比,把自己的過去當成一個超越的目標,你才能真正體會到“進步”的涵義。
分段進步
上世紀80年代,有位馬拉松選手山田本一,他是1984年日本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和1986年意大利米蘭國際馬拉松邀請賽的冠軍。他有一個成功的秘訣:把長長的賽程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每一段逐步去實現(xiàn),逐步去追求,最后獲得成功。所以,你可以訂一些階段性的計劃,每一階段達到標準時,就小結一次。這樣做就不會產(chǎn)生“總跑不到頭”的感覺。
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睂τ谟行┳员暗男∮甓?,應特別注意不要犯“以己之短,克人之長”的兵家之忌。因為自己也有過人之處,為何非要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呢?某某在數(shù)學上是解題高手,但你的英語口語十分流利;某某在學業(yè)上春風得意、戰(zhàn)績頗佳,但你可能在業(yè)余生活中豐富充實、自得其樂;某某的歌聲可以繞梁三日,而你的書法也讓眾人嘖嘖贊賞;等等。這樣看問題,可心平氣和地對待與別人的差距。
接受現(xiàn)實
你也許在許多方面比一般人落后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變得心灰意冷。其實呢,如同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世上也絕不會有兩個各方面發(fā)展水平完全相同的人。由于先天遺傳、成長環(huán)境、后天教育的不同,決定了人們在能力、知識、性格、專長等方面存在差異。這是一種客觀事實,必須心平氣和地接受。誰要不承認有自己力不能及者、有比自己更完美更高強者、有比自己更漂亮者,誰就永遠在失衡的心理深淵中痛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