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匆谱鬟@樣一個航天員目擊UFO的專題?只是單純地為了順應神七的發(fā)射,人為地制造一個與民同慶的應景專題嗎?
不是的,真正熟悉我們這個雜志的讀者,真正對UFO感興趣的愛好者們,其實很清楚地知道:從人類宇航業(yè)的起步開始,不明飛行物已經(jīng)與我們?nèi)缬半S形了。既然代表人類最高成就的宇航界人士都無法回避它,那么身為普通科學愛好者的我們至少應該從中了解到一個知識:UFO不管它是什么,既然它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人類的視線中,并且伴隨我們的最新科技而生,我們就不能漠視它的存在。
世界上每年每天每個地方都可能有人目擊到UFO,為什么我們偏偏要挑出航天員進行研究呢?因為他們有著不同尋常的科技背景,他們看到的也是代表人類最遠視野的太空。即使你懷疑不明飛行物,也不能隨便懷疑他們——航天員,或稱宇航員,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yè)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
目前,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沒有完全統(tǒng)一。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千米的人被稱為航天員。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千米。在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的定義下,只有434人符合資格。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來自至少32個國家。
要想成為航天員,必須有強健的體魄、良好的教育水平、高超的飛行技術、穩(wěn)健的心理素質(zhì)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正因為這些原因,早期的航天員都是從空軍的飛行員或試驗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但即使是最優(yōu)秀的飛行員在進入宇航訓練時,還是有可能面對一系列高難度的課程。首先,航天員候選人必須掌握并完成載人航天所必需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其次,必須接受常人難以想象的體能和心理訓練。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能夠通過選拔脫穎而出的航天員,往往在科技知識、身體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各方面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人。
然而,正是這些人目擊到了太空中的不明飛行物,即使是最挑剔、最正統(tǒng)的專家也不能隨便用癔癥患者、嘩眾取寵者、科學投機者來給他們“貼標簽”。
那么,在排除了正統(tǒng)科學家對待UFO問題最容易脫口而出的結(jié)論之后,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這些優(yōu)秀的航天員、人類精英中的精英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我們是否應該費心請有關科學家研究研究?
如果它只是一個科學發(fā)展中的小插曲,我們至少希望能夠明白這個小插曲它是怎么回事,而不要把它當成“假想空白”,把它滑過去。
畢竟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科學并不是一個封閉而圓滿的體系,那么在今天似乎我們的科學正在走向極限值的時候,我們有可能需要另外一個爆炸性的理論來開拓它,這就猶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1905年所起的作用。而不明飛行物猶如目前科學的一個盲點,它不只棲身于某一個單純的學科,因此所有人都能以“專家”自居隨便說,所有人也都可以假裝把它當成與己無關的科學“頑石”繞過去,那么在這兩項選擇之外,我們是不是有必要建立第三種選項供人選擇呢?
這個專題告訴我們,至少不明飛行物不是無中生有的炒作,它是有可能早已存在的事實,請有識之士從一個純科學的角度來研究它吧。這樣,有朝一日當我們的航天員在近距離遭遇這些前人曾經(jīng)看到的不明飛行物時,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我們應該怎么做,這至少是對人類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