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六月,正是國內的高考時節(jié),而我已經順利升入了加拿大的一所大學,想想國內為高考奮戰(zhàn)的同齡人們,經歷了加拿大“高考”的我感慨頗多。加拿大大學招生是看12年級6門課的成績,一般是你報考的大學所要求的課的成績再加其他最好的課的成績,比如,大學必需要看你的英語和數(shù)學成績,你的6門成績就是英語、數(shù)學再加其他4門成績最好的課。這樣一來,我選課就有了很大的空間,完全可以選我自己最有把握學好的幾門課。
加拿大12年級上課很輕松,每科都是按平時成績占70%、期末考試占30%算成績,比國內就看一次成績要公平一些。
加拿大的大學招生從前一年十二月(12年級上半學期)就開始了,每個省進行統(tǒng)一招生。十二月的時候,省教育廳給每個學生發(fā)放一個大學申請的賬戶和密碼,然后學生根據(jù)這個,到省教育廳申請大學的網頁上登陸,填寫申請表,通過省教育廳,只能申請本省的大學。如果要申請外省的大學,就要自己與大學聯(lián)系,單獨申請。
十二月份的時候,我拿到了賬戶和密碼,開始了申請學校。填表的時候,發(fā)現(xiàn)加拿大和國內考大學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錄取標準,加拿大沒有高考,錄取就是看12年級的成績,一般是大學在第一個學期結束之后,看學完的幾門課的成績,根據(jù)報考人數(shù),大致定一條線,然后就給上了線的所有人發(fā)通知書,但是這個是預錄通知書,有條件限制,最后的6門課不能低于多少,發(fā)出的預錄通知書大于實際錄取人數(shù)。對于這些通知書,你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接受,當然,最后你自己只能接受一張。然后就是填志愿,加拿大沒有志愿數(shù)的限制,可以填報很多學校,一個學校也可以填報多個專業(yè)。
我第一學期的成績不錯,三月份開始陸續(xù)收到預錄通知書,有的學校還要看第二學期期中的成績,到了五月份的時候,所有的通知書都來齊了。最終我選擇了一個最好的,接受了這張預錄通知書,我的申請大學也就結束了,感覺簡直是太輕松了。加拿大和國內不同的是,加拿大是寬進嚴出,有人開玩笑說“申請得上名校不算牛,能讀出來才算牛”,但是,我覺得這樣挺好,最起碼給了更多的人深造的機會。
(摘自《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