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即將升空之際,同學們趕緊突擊補充一下航天知識吧!這樣,在參與同學們的太空話題討論時,才不至于被晾在一邊乖乖當聽眾!
雖說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是虛構的,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的場景、片斷都來源于現(xiàn)實,因此,讓我們先從電影這個比較輕松的環(huán)節(jié)開始吧!
在電影里遨游太空
《火星任務》
導演:布萊恩·德帕馬
主演:加里·西爾斯 、唐奇·德爾、康妮·尼爾森、蒂姆·羅賓斯、杰里奧·康奈爾
點評:
《火星任務》是一部反映探索火星的科幻片,這部影片拍攝的全過程都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為技術顧問,從宇宙飛船的外觀與內部陳設,全觸摸式的交互界面和自動化程度很高的飛船操作系統(tǒng),直到種種火星探測儀器,都以目前空間科學的研究、模擬做參照,創(chuàng)作出的畫面令人十分震撼。為了求得真實感,影片還花費了大量資金用于拍攝失重場面,在這些場面中甚至還包括了一段失重狀態(tài)下的太空舞蹈。
除了令人震撼的真實感外,影片還著力刻畫宇航員的生活:他們的風趣幽默,職業(yè)的高度風險,嚴格的紀律要求,以及他們擁有的科學態(tài)度和奉獻精神。影片中有一幕非常感人:飛船遇難后,船長伍迪為救大家,冒險只身前去掛接補給艙,雖然救了大家,但他自己最終飄落到太空里……為了不讓他的妻子為救自己做無謂的犧牲,他勇敢地摘下了自己的頭盔,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征空先鋒》
導演:菲利普·考夫曼
主演:艾德·哈里斯、山姆·斯派德、丹尼斯·奎德
點評:
說來郁悶,這部史詩巨作實在太過冗長,情節(jié)拖沓,乃眾失眠患者去病的傳家寶物。唯一能稍振作精神的是其中為數(shù)不多的“搞笑”段落。比如7名太空人在太空總署受訓,簡直就是受刑。由于當時太空事業(yè)尚處于起步階段,連科學家們也搞不清應該做些什么,“土法上馬”的許多項目,滑稽可笑。
《阿波羅13號》
導演:朗·霍華德
主演:湯姆·漢克斯、凱文·貝肯、艾德·哈里斯、朗·霍華德
點評:
影片完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重現(xiàn)了1970年太空船“阿波羅13號”登陸月球的壯舉。攝制組特別將一架波音707飛機內部改造成太空船的模樣,飛上天后再急速滑落,以產(chǎn)生失重效果。雖然時間只有1分鐘,但可想而知,演員們已經(jīng)被這輛“超級過山車”折騰得夠嗆。湯姆·漢克斯的表演相當出色,連現(xiàn)實版的太空英雄弗洛爾也稱他演得像。
這部影片絕對是極品的“科普教育片”!現(xiàn)在很多人對航天的基本認知大概就是從這里來的。影片節(jié)奏緊湊、險象環(huán)生,看起來一點兒不覺得枯燥!
《世界末日》
導演:邁克·貝
主演:布魯斯·威利斯、本·艾弗萊克
點評:
一顆巨大的隕石正在飛向地球,18天內將和地球相撞,地球上的一切都將滅絕。怎么辦?美國太空總署想出了一個辦法:派人坐航天飛機登陸隕石表面,鉆出一口深井,埋入核彈將其炸毀。經(jīng)驗豐富的油田鉆井工亨利和他的鉆井隊員被選中,去執(zhí)行這項星際爆破任務。
他們參加了有史以來最短的航天速成班訓練——12天,隨即分坐兩艘航天飛機抵達隕石,在經(jīng)歷了各種困難后,終于把核彈放進了隕石核心。
沒想到老美也生產(chǎn)偽劣產(chǎn)品,核彈的自爆裝置居然失靈,亨利只好毅然留下來進行人工引爆,與隕石同歸于盡。
捧讀書香 遨游太空
《別鬧了,美國宇航局》
作者: 龔鈷爾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別鬧了,美國宇航局》用“寓褒于貶”的方式,第一次為美國宇航局這一著名太空探索機構著書立傳。
《別鬧了,美國宇航局》在敘述手法上還很新穎。在掌握大量資料基礎上,作者用司馬遷《史記》式的“互現(xiàn)”手法,即在相對集中的基礎上,將同一人的不同事跡,同一事件的不同側面,放在書中不同章節(jié)予以呈現(xiàn),從而讓讀者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了人類太空探索史,也加強了各章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真正做到了分散而不凌亂,分割而有情理。在對馮布·勞恩和科羅廖夫兩位航天科學家的描述中,作者還適當?shù)刂圃炝藨夷?,宛若電影中?jīng)過層層鋪墊之后到來的高潮,讀后令人暢快淋漓,徹底了然。
《放飛神舟》
主編:石磊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這是中國首次公開出版絕密級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實。本書作者系《中國航天報》總編輯,因工作需要,她11年來親歷宇宙飛船研制、發(fā)射的現(xiàn)場和宇航員訓練的現(xiàn)場,拍攝了大量的現(xiàn)場資料,以圖書的方式,真實地記錄下中國宇宙飛船發(fā)展的全貌,成為唯一零距離闡述中國飛天歷程的作者。書中大量的資料和照片均是首次與讀者見面,包括目擊者親歷現(xiàn)場得來的第一手感受,這些都是讀者無從得見的寶貴信息。
《奔向月球》
主編:吳偉仁
出版社:中國宇航出版社
《奔向月球》一書立足于配合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實施,向社會公眾普及科學知識,使更多的人關心、了解和支持月球探測工程。
該書簡要介紹了備受矚目的我國繞月探測工程的立項和研制過程,闡明了月球探測的科學與工程目標以及相關技術和科學原理,揭示了探月工程的重大意義。
該書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月球科學知識,回顧了人類探測月球的艱辛歷程,展示了當前各國月球探測的重大計劃和重大活動,展望了人類重返月球與建設月球基地的未來遠景,具有知識性、新穎性和權威性。
《登陸火星》
作者:(美)史蒂夫·斯奎爾斯
出版社: 中國宇航出版社
本書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火星探險車”項目首席科學家史蒂夫·斯奎爾斯博士在“精神號”和“機遇號”火星探險車成功登陸火星,并順利完成9個月的探測任務后創(chuàng)作的一部紀實文學。
在本書中,史蒂夫博士絲絲入扣地講述了長達17年的火星探險車項目發(fā)展和成功的歷程。斯奎爾斯捕捉到了探險項目過程中每一次輝煌的成功和令人沮喪的挫折——既有可能導致災難的設計缺陷,也有科學家和工程師之間的緊張沖突。他回顧了為把探險車送上發(fā)射塔,他們與時間扣人心弦的賽跑,讓我們深入了解了那些完成這一壯舉的杰出人物。探險車登陸火星后,控制人員克服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難,包括火星惡劣的氣候以及“精神號”與控制中心幾近致命的通信中斷。天道酬勤,探險車的發(fā)揮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斯奎爾斯和他的團隊首次證明了火星的環(huán)境條件曾經(jīng)有可能支持生命。
本書成功地再現(xiàn)了獻身航天事業(yè)、在風險與艱難中大膽探索的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團隊群像,以及他們在探險項目合作中雖有矛盾沖突,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感人至深的情懷。
中國航天網(wǎng)上行
你想了解中國航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嗎?下面就跟我一起去上網(wǎng)看一看吧,相信一定會給你一個圓滿的答復。
1.中國航天報: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這是一個綜合介紹航天知識的網(wǎng)站,包括航天科技、科苑名人、百姓沙龍、圖片集萃等欄目,界面看起來很簡潔,但絕對是每一項的內容都很豐富,更不會出現(xiàn)點擊之后無法顯示的情況。
2.航天信息網(wǎng):http://www.httx.com.cn
航天事業(yè),在我們眼中總是充滿了神秘和未知,那就先進入航天信息網(wǎng)進行充電吧!它除了介紹航天知識外,還提供大量的航天網(wǎng)站鏈接、生活、市場、網(wǎng)絡等服務,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學習、生活。
3.國家航天局http://www.cnsa.gov.cn/n615708/index.html
這是網(wǎng)上收集航天信息最全、整理最好的航天信息網(wǎng)站之一,所刊登的文字具有權威性,而且更新速度非???,為大家及時提供國家航天事業(yè)的新動向,尤其是“航天科普”、“航天人物”、“航天成就”、“在線雜志”等欄目,一定會讓愛好航天知識的你“飽餐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