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費城,有很多大型建筑物,都是人們捐資建造的。在這些建筑物里,每個建筑物中都有一間房子,專門用來陳列一個小女孩兒的畫像。
畫像里的小女孩兒,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一個星期天,她和別的小孩兒一起來到一座小教堂前,準(zhǔn)備到里面去聽牧師講課。
可神職人員見她穿得破破爛爛,衣衫不整,便說,教堂太小,容不下那么多小朋友,而把她拒之門外。
小女孩聽了,不由得傷心地哭了起來。
這時,一位牧師恰巧經(jīng)過,他認(rèn)真地聽了小女孩的哭訴后,把小女孩帶進(jìn)了小教堂,并給她安排了一個座位。
小女孩終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坐在教堂里聽牧師講課了。她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兩年后,小女孩不幸離開了人世。她的父母十分傷心,于是就把那位牧師請過來,向小女孩做最后告別。
當(dāng)人們移動小女孩的遺體時,突然從小女孩身上,掉下一個錢包,錢包被揉得皺皺巴巴、破爛不堪,里面共有57美分,而且還有一張小紙條。
小紙條上這樣寫著:“我要把這些錢捐獻(xiàn)出來,用來幫助擴(kuò)建小教堂,這樣更多的小朋友就可以到教堂里聽牧師講課了。”
為了積攢這57美分,小女孩足足攢了兩年的時間,盡管生活如此艱難,她還是節(jié)約了這57美分。
小女孩的事跡傳開后,一個房地產(chǎn)商把一塊價格不菲的地皮賣給了小教堂,售價僅為57美分。人們也紛紛捐贈,不到五年的時間,捐款從小女孩最初捐贈的57美分增加到了25萬美元。于是,今天我們在費城,有幸見到了許多用捐資建造的教堂、學(xué)校和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