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為什么能浮沉自如
魚能在水中自在游泳,上下浮沉,除了它有兩側(cè)扁平、呈流線型的“身材”,適合在水中自由穿行外,又有尾巴替它“掌舵”。同時,它體內(nèi)的那個充滿氣體的鰾,更是“主宰”它上浮下沉的調(diào)節(jié)器官。
鰾中的氣體可以在魚頭浮出水面時直接吸進,也可以從鰓在水中的呼吸中獲得。
氣球在氣滿時漂在水上,飄向空中;氣排空了,就會迅速沉降。同一個道理,魚就是靠鰾內(nèi)充氣多少的程度,來控制、調(diào)整它在水中的位置的。
魚在不同深度的水里,還能通過鰾內(nèi)氣體容量的變化,來使自己身體的比重近似周圍水域水的密度,以便保持住它在水中的平衡。
為什么栽水仙不需要土壤
自然界的絕大部分植物都是栽在土壤中,由根從土壤里吸引水和養(yǎng)料,才能生長、開花、結(jié)果的。但水仙不同,只要我們把它用小石子固定在盤里,再放上些清水,水仙就能開花。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水仙那像洋蔥頭一樣的鱗莖里貯存了大量的營養(yǎng),足夠它生長和開花用的。
水仙本來也是長在土里的。當年播種后,只長葉,不開花;第二年秋天,把結(jié)出的小鱗莖挖出晾干,第三年秋天再把晾干的小鱗莖種上。經(jīng)過這樣幾年反復的栽種、精心管理,逐漸長成的大鱗莖里就儲藏了大量的營養(yǎng)。
把這樣的鱗莖養(yǎng)在清水里,當生長的溫度、陽光適宜時,水仙就會開出清新淡雅、香氣襲人的花。
鐵軌下的枕木為什么不易腐爛
在漫長的鐵道線上鋪墊著成千上萬根枕木。這些枕木任憑日曬雨淋,風吹冰凍,不容易腐爛,踏實地擔負著它的職責——枕軌。
我們知道,木頭和人一樣,總是要“衰老”的。尤其是暴露在露天曠野的木頭,更容易“衰老”腐爛。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人們動了不少腦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枕木的最大敵人是一種叫木腐菌的細菌。要延長枕木使用壽命,必須殺滅木腐菌。最初人們用氟化鋅,但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把木糜菌斬盡殺絕。以后又改用硫酸銅,然而硫酸銅容易溶于水,一場大雨,枕木里的硫酸銅全給沖跑了;另外,硫酸銅還會使鐵軌、鉚釘生銹腐爛。后來人們終于找到了較理想的材料——氯化鋅或硫酸鋅溶液。只要把枕木放在這兩種溶液中處理一下,干燥后的枕木就能有效地防止木腐菌繁殖,而且鐵軌不易生銹。目前最好的木材防腐劑是雜酚油和五氯苯酚鈉,它們的防腐能力都大大超過了氯化鋅、硫酸鋅,被稱為鐵軌枕木的“保護神”。
為什么有的人眼睛不能辨別顏色
在生活中,往往有極少數(shù)人的眼睛不能辨別顏色,他們區(qū)分不出五顏六色,無法欣賞紅花綠草。他們感受到的顏色是模糊朦朧的,嚴重的甚至是灰蒙蒙的。
這種不正常的視覺現(xiàn)象,醫(yī)學上叫做色盲?;忌さ牟∪擞卸喾N,有的患者病情較輕,稱為色弱。色弱患者也能分辨紅、綠、藍等顏色,只有辨別能力較差,感覺不太敏感。病情嚴重的又分兩種,一種是全色盲,這種患者完全不能辨別顏色,只能感覺光線的明暗和黑白,這類患者為數(shù)極少。另一種是部分色盲,絕大多數(shù)患者區(qū)分不出紅色和綠色,還有少數(shù)是藍色盲。
色盲是如何發(fā)生的,目前還不清楚,一般人認為是先天遺傳的,父母有色盲,就可能遺傳給子女,還有就是因為視神經(jīng)或視網(wǎng)膜得病引起的,不過這是很少見的。
黑子/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