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筒底足是玉璧形,外圓無釉,內(nèi)心刷有白釉,并有“胡義茂造”四字方形雙框紅款。從底足露胎看,該筆筒瓷胎潔白細膩、致密。作者查義興,無資料記載。
1911年(清宣統(tǒng)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發(fā)的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月內(nèi)即有鄂、湘、陜、贛、晉、滇、黔、蘇、浙、桂、皖、粵、閩、川等省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解體。經(jīng)十七省代表會議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結(jié)束了清朝的統(tǒng)治。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壓力下,4月孫中山被迫辭職,袁世凱竊取了政權(quán)。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兩千年封建君王專制,但它沒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wù)。
從該筆筒圖畫和題款可見,該筆筒制作于癸丑年,即1913年,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兩周年、贊頌“共和民旺”而燒制的。2011年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這只筆筒也快有百年的歷史了。該筆筒雖出自民窯,不是很精致,但卻真實反映了辛亥革命和民國共和的民心,仍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收藏品。
(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