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剛滿6歲,上幼兒園大班。一天下午,我提前去接兒子。走進教室,看見他和兩位小朋友正趴在桌子上寫字。我走過去,站在一邊。兒子對我的到來沒有反應,仍埋頭寫作業(yè),這有點反常。平時見到我,他都是馬上跑到我的身邊。另外的兩個孩子也寫得很認真。這時,我發(fā)現(xiàn)兒子雖寫得認真,但有些筆畫順序是錯誤的。于是,我提醒兒子說:“你寫的筆畫順序是錯誤的,應該是……”兒子聽了并沒有改正,依然我行我素。
見兒子不理睬我,我沒好氣地說:“你寫的筆畫順序不對!”然后,就蹲下來,想握著他的手寫一個字示范給他看。誰知,兒子躲閃了一下,不耐煩地說:“不用你教,沒錯!老師就是這么寫的!”見兒子有錯不改,我氣憤地說:“你這孩子怎么這樣,明明錯了還犟嘴!”“不用你管,我們老師就是這么教的,你走吧!”兒子邊說邊推我走,還用腳踢我。
我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今天兒子為什么發(fā)這么大火。兒子對我不尊重的行為讓我很生氣,真想揍他一頓。這時,我看見其他兩個孩子都停下筆,瞪著眼睛看著我和兒子。我努力克制住情緒,沒對兒子動手,而是嚴厲地說:“源源,你太過分了!再這樣,爸爸可就不給你留面子啦!”這時,兒子的態(tài)度稍微緩和了一點,大概覺得自己確實做得過分了,嘟囔著說:“我在這兒當組長呢,老師讓我管著他們倆呢,你一直在這兒說話,我還怎么管?。 ?/p>
我突然明白過來,原來我當眾指出兒子的錯誤,讓他這個自豪的小組長感到很沒面子,所以才對我發(fā)那么大的火。知道原因后,我趕緊引導兒子:“當小組長的就更應該知錯就改,寫錯了不丟人,錯了不改才丟人呢!你看,剛才你還給爸爸發(fā)脾氣,小組長怎么能這樣對待自己的爸爸呢?”這一席話讓兒子的氣消了很多,最后在我的勸導下,他改正了錯誤。
這件事情過后,我反思自己,如果當時我能蹲下來,小聲告訴兒子他寫錯了,我想他一定能夠接受,而我當眾批評他,讓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影響了他在小朋友心中的威信。為了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他才發(fā)那么大火,并做出過激行為的。
這件事情讓我意識到,做家長的一定要給孩子留面子,維護他的尊嚴。批評孩子時,要講究策略和批評的藝術,怒氣要緩一緩,考慮自己的言行是否妥當,細心呵護孩子的自尊心。
懂得這個道理后,同樣身為教師的我在自己的工作上也開始注意方式方法了。
有一次,我正在上課,一個男生站起來說:“老師,小林在畫畫?!蓖瑢W們的眼光齊刷刷地都盯住小林。我來到小林面前,想一把把“畫”抓過來撕掉,但一看畫得還真不錯。于是,我轉過身,換了一種語氣說:“收起來,課后再完成你的佳作,好嗎?”小林把畫收起來,周圍同學也平靜下來,我緩步走上講臺,繼續(xù)上課。
午飯后,我遇到了小林,他看見我扭頭就想跑,我主動上前笑著問他:“你的畫畫得怎么樣了?”他的嘴角動了動:“畫好了。”“能讓我欣賞一下嗎?”他遲疑地點點頭,然后回教室拿來畫,我由衷地表揚了他,說他很有藝術天分,畫得非常好。那天,我分明感覺到了他發(fā)自心底的興奮和感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特別留心觀察他,發(fā)現(xiàn)他上課認真聽講了,作業(yè)完成得比以前認真了,性格也開朗了。
我覺得只要我們友善地給孩子留“面子”,孩子就會覺得我們愛他、尊重他,進而就會向好的方面發(fā)展。在愛與寬容的懷抱里,孩子會更健康、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