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授獎辭
賈平凹的寫作,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既寫實又高遠,語言樸拙、憨厚,內(nèi)心卻波瀾萬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敘事,綿密的細節(jié),成功地仿寫了一種日常生活的本真狀態(tài),并對變化中的鄉(xiāng)土中國所面臨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滿赤子情懷的記述和解讀。他筆下的喧囂,藏著哀傷,熱鬧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許,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之后,我們所面對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肚厍弧愤@聲喟嘆,是當代小說寫作的一記重音,也是這個大時代的生動寫照。
獲獎感言
在偉大的茅盾先生的故鄉(xiāng),第七屆茅盾文學獎能授予我,我感到無比的榮幸!
當獲獎的消息傳來,我說了四個字:天空晴朗!那天的天氣真的很好,心情也好,給屋子里的佛像燒了香,給父母遺像前燒了香,我就去街上吃了一頓羊肉泡饃。
在我的寫作中,《秦腔》是我最想寫的一部書,也是我最費心血的一部書。當年動筆寫這本書時,我不知道要寫的這本書將會是什么命運,但我在家鄉(xiāng)的山上和在我父親的墳頭發(fā)誓,我要以此書為故鄉(xiāng)的過去而立一塊紀念的碑子?,F(xiàn)在,《秦腔》受到肯定,我為我欣慰,也為故鄉(xiāng)欣慰。感謝文學之神的光顧!感謝評委會的厚愛!
獲獎在創(chuàng)作之路上是過河遇到了橋,是口渴遇到了泉,路是遠的,還要往前走。有幸生在中國,有幸中國巨大的變革,現(xiàn)實給我提供了文字的想像,作為一個作家,我會更加努力,將根植于大地上敏感而憂患的心生出翅膀飛翔,能夠再寫出滿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