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我住大院那陣,特羨慕鄰居家的小孩,他們能吃上蔥油炒飯,我卻不能。
在大院里,各家共用廚房,誰家吃什么,彼此清楚得很。那時,大人們的工資都差不多,有的家長為了節(jié)儉,也圖個省事,倒一些菜油炒剩飯,再撒上幾粒蔥花,早餐就成了;而我母親知道好多健康知識,說要為我和妹妹的童年打好營養(yǎng)基礎(chǔ),于是就跟父親商量,讓我們天天喝牛奶吃雞蛋。但我不喜歡喝牛奶吃雞蛋。每次我聞到炒飯的香味,都禁不住流口水。這樣的羨慕在我整個童年里都在持續(xù),羨慕久了,就成了遺憾。
不久前,我得到一個消息,燕玲住院了,便去醫(yī)院看她。燕玲和我是兒時的朋友,我們是在同一個大院長大的。當我坐在床邊和她聊天時,就說起了羨慕她能吃炒飯的事。燕玲呆呆地看我很久,她說,她還羨慕我能喝牛奶吃雞蛋呢。“你媽有遠見,對你也舍得,如果我小時候能長期喝牛奶,現(xiàn)在的體質(zhì)就不會那么差了?!毖嗔嵴f,她看見我咕嘟咕嘟喝牛奶時,真的好想去嘗一口。
燕玲對我的羨慕還不止這些,她還羨慕我母親是語文老師,并把這作為我成績好的理由。我一愣,我還羨慕她父親經(jīng)常出差呢。不然,她哪有那么多新奇的玩具?我倆相互羨慕著,你一句我一句地補充理由,直到旁人說出這樣一句:“那干脆你們交換父母得了?”我們大笑不止,從羨慕的夢中驟然醒來。
走出醫(yī)院時,我為剛才的情形啞然失笑。我以為,單是我一人在羨慕別人,殊不知,我們都在相互羨慕中度過了童年。現(xiàn)在又好多少呢?她羨慕我讀過大學,我卻羨慕她早年就做生意,如今有了兩家公司。我真不明白,為什么我們從不提起別人稱羨的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還要去羨慕誰?
文/邱紅波 小小鳥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