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公布領導電話后,2月19日晚8時到9時,記者“按圖索驥”撥打了10位領導干部的電話,他們中有書記、市長等市領導,也有縣、區(qū)部門的領導。從接通情況看,雖然是下班時間,5位市級領導有3位領導的電話有專人接通:市長張祖林、市委宣傳部長張紅蘋、副市長梁曉谷。5位縣處級領導的電話中,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汪天祥一人暢通。(《人民日報》2月20日)
《昆明日報》用4個整版公布市、縣及市直各部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的聯(lián)系電話號碼,公開率達100%,其動作不可謂不大,打造陽光政府、透明政府的態(tài)度不可謂不明??墒?,撥打有關部門35個副局長的電話,結果有22名副局長的電話無人接聽(《重慶晨報》2月19日)。如此低下的接通率,使得官員公開電話的“好戲”剛開場,就如同聾子的耳朵,這公開與不公開有何兩樣?
領導公開電話號碼的目的,既不是搞形式,也不是為了裝門面。如果公開電話卻無人接聽,那公開豈不是拿政府的公信力、公權力逗著玩?
這不由人想起曾經風行一時的“XX熱線”,結果是,熱得快,冷得也快!其原因正是接通率出了問題——全國27個省會城市“市長熱線”只有一半打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運城市政府市長熱線電話自2000年開通以來,聲稱堅持24小時值班,實行“集中受理,分級負責,歸口辦理,限時辦結”的原則,力求做到事事有結果,件件有回音,解決處理了大量的熱點難點問題。但是,有人打了將近兩個小時,電話一直都打不通??梢韵胂?,這樣的熱線電話,又有什么用處呢?
老百姓打官員電話,大多事出有因——要么是提建議的,要么是反映問題的,要么是舉報的,要么是求助的。對于官員,接聽公眾來電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最佳通道。這就需要官員們,公開的號碼能固定的盡量固定,能親自接聽的不要輕易讓秘書代替,能當場解決的決不能拖拉。在確保接通率的同時,保證電話回復率。唯如此,官員電話公開得才有價值、有意義。
(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