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脹了的私欲壞事,膨脹了的“公心”或許更具有危害性。
清宣統(tǒng)初年,一天,李國杰跪在隆?;屎竺媲?,參劾直隸總督端方。
聽了李國杰的陳述,隆?;屎笳f:“就這點(diǎn)小事,你下去吧!”不曾想李國杰一聽此言,頓時聲淚俱下:“今日國喪,而封疆大吏卻跋扈至此,如果不嚴(yán)懲,強(qiáng)臣會越來越肆無忌憚,幼主如何樹威啊!”說完,腦袋似雞啄碎米般一頓亂磕。
李國杰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孫子,他所謂的“強(qiáng)臣跋扈”是說在慈禧太后的葬禮上,端方“放縱”別人給隆?;屎笈恼?。
李國杰何以要如此“忠心耿耿”?
十多年前,李國杰的岳父楊某與他人爭奪婢女,最終鬧騰得訴訟到了公堂。其時端方認(rèn)為作為朝廷命官的楊某如此行事實(shí)在是有失體統(tǒng),出于義憤參了楊某一本,朝廷就此將楊某搋除革職。楊某無論如何咽不下這口氣,告誡他的子女們要為他報(bào)這個仇。
原來是岳父的話讓李國杰一直時時不忘盯住端方,且終于瞅著了這一機(jī)會。
李國杰的“哭諫”讓隆?;屎蟛坏貌粸橹畡尤?,從而將端方革職。
那些抓住別人的一點(diǎn)夸大其詞無限上綱,那些小題大做拉了“公心”的虎皮作大旗的人,其極有可能是膨脹了的私欲在作祟,且常常是“公心”愈顯,其私心愈甚。明白這點(diǎn),我們便會有一雙識別“假公濟(jì)私”者的火眼會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