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對“笨鳥先飛——早入林”這句話一定很熟悉,可是,世界上真有笨鳥嗎?鳥類到底有多笨?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鳥類的世界里,探索鳥類的秘密吧!
(小好奇)
為食而亡的鳥
南非有一種鳥,叫塔波力鳥,這種鳥整天都在覓食。它總是一邊吃一邊排泄,身后留下長長的糞跡,行為實在不雅。它的行為給自己的安全留下隱患,因為肉食動物可以跟蹤追擊。饑腸轆轆的捕食者能輕而易舉地逮住它。這個可憐蟲只顧吃,其他的全不顧了。用“鳥為食亡”這句俗話來形容塔波力鳥,那是再貼切不過了。
倒霉的啄木鳥
啄木鳥在貯備越冬食物方面一向很積極。它們用尖鉤的喙在樹上啄洞,然后把松子、橡果等統(tǒng)統(tǒng)藏在洞中,作為冬天的食物。
有時精力特別充沛的啄木鳥,在較細較軟的樹上鑿洞時,居然能把洞鑿穿,可是它竟沒注意到,于是一顆又一顆橡果放進去了,松子也放進去了,卻全都掉在樹的另一側(cè)的地面上。人們常常在啄木鳥的洞下發(fā)現(xiàn)成把的橡果和松子。干了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傻事的啄木鳥在冬天很可能餓死。還有一種啄木鳥,它整個秋天都忙著往一個木櫛洞里裝橡果,遺憾的是這個櫛洞是在一個木屋的木板墻上的,“冬糧”全都存到木屋里了。這倒霉的啄木鳥永遠也吃不到它辛辛苦苦貯存的食物了。
自投羅網(wǎng)的麝雉
相比之下,啄木鳥的智力比麝雉要高許多。麝雉的個頭兒跟鴿子差不多,生活在亞馬遜流域的潮濕的熱帶森林中,一向靠近水邊。這種鳥能飛,但很少飛,而是把大部分時間消磨在水面上,是一種善游水鳥。麝雉在離水面僅有數(shù)英尺的樹枝上筑巢。當有入侵者襲來時,一家大小一齊扎入水中逃命。一般情況下,這也倒不失為逃生一絕。殊不知,在這鳥巢下,常有鱷魚張著大嘴在“守株待鳥”呢。即便如此,這悲慘的結(jié)局很少能使這種呆傻麝雉反省,一到危機時刻它們?nèi)哉仗徽`,免不了葬身鱷腹。
瘋狂的披肩雞
還有一種鳥,俗稱披肩雞,算不上呆傻,而應該說是瘋狂。每年的10月中旬,不知道為什么,有些披肩雞的行為極為反常,成群的披肩雞在街道上毫無目的地走來走去,恍恍惚惚,有的逛到農(nóng)家院落,走到雞群當中;有的快速地從打開的窗戶飛進屋里,到處亂飛,撞倒花瓶,打碎瓷器;還有的往墻上或其他硬物上猛撞;有的像溫順的貓咪,徑直走到人跟前,讓人撫摸它們的頭和身上的羽毛,而這些鳥的命運很慘,往往成為人們的桌上佳肴。
鳥類學家認為有些植物的果實在這個季節(jié)成熟發(fā)酵,披肩鳥吃了這些果實后導致了這種極端反常的現(xiàn)象,換句話說,這些鳥都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