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的余輝灑在這座小鎮(zhèn)上,灑在院子里的每一朵金色的向日葵上,灑在這安靜祥和的每一寸樂土上,更灑進每一位老人的心里,溫暖而明凈#65380;親切而快樂#65377;
歷史上,關于幸福的定義,也許大都在王宮權貴中最能體現(xiàn)#65377;洛陽市安樂鎮(zhèn)上的幸福院就坐落在隋唐城遺址上的棲霞宮村的東頭#65377;
往事越千年,歷史就是這樣巧合!
一個是皇親國戚的行宮,一個是平民百姓的幸福院#65377;然而在不同的時代,卻演繹著同一個有關幸福的主題#65377;
幸福院,原來叫敬老院#65377;現(xiàn)在這么一改,那名字就閃耀著人性主義的光輝,更體現(xiàn)了國家“以人為本”的施政方針#65377;在安樂鎮(zhèn),這些一生飽經(jīng)滄桑的鰥寡孤居者“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2008年8月9日,恰逢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第二天,我們走進安樂鎮(zhèn)幸福院#65377;院中央是藤蔓纏繞的涼棚走廊,左邊是一塊菜地,滿目的綠色,帶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65377;一些老人在那里有說有笑地忙碌著,他們正在收獲新鮮的豆角,爭論著昨夜奧運開幕式的情形#65377;
董莊村的張書炎老人說:“外國人都來了,中國不簡單哪!不受外國人欺負了!我們一直等到中國隊出場了才回去休息的#65377;”
我很驚奇:這些老人是怎樣堅持到最后的?他們中最大的已有86歲,最小的也有60多歲#65377;
張書炎老人說:“我們生活可好了,一個星期飯菜都不重樣,每年冬夏,還發(fā)給我們兩套新衣服#65377;”
王松堂老人笑道:“以前想都不敢想,這里住得寬敞干凈,又有伴兒,一點也不寂寞#65377;”
趙全老人說:“冬天,是老人的一個關口#65377;去年冬天,我們這里沒有一個人走的(去世),也沒有一個老人傷著,是托了院長的洪福!”
老人們“好好好好”地告訴我這個陌生的訪問者,臉上洋溢著幸福而滿足的笑容#65377;我心豁然了:在這個市場經(jīng)濟年代,在小鎮(zhèn)經(jīng)濟飛速向前邁進的同時,鎮(zhèn)政府并沒有忘記那些孤苦的弱勢老人#65377;關愛老人,這是社會文明的進步,也是安樂鎮(zhèn)政府人文關懷的責任體現(xiàn)#65377;
記者見到幸福院院長曹方成時,他正在房間里整理桌上的資料#65377;
這是一個質樸親切而又富有責任感的院長#65377;他告訴我們,對于安樂鎮(zhèn)幸福院,鎮(zhèn)政府一期工程投資了90多萬元,占地2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可以同時接納56位老人居住,院內設有室內活動室#65380;會議室#65380;醫(yī)務室#65380;淋浴間#65380;廚房和餐廳;室外有健身器材#65380;活動場地,還有自己開發(fā)的綠色菜園#65377;現(xiàn)在有一部分食用的新鮮蔬菜就來源于這塊菜地#65377;每天早晨6:30,院長帶著老人們準時起來,繞著菜園晨跑,大家也都很愿意來菜園里享受田園生活#65377;他接著說道,鎮(zhèn)政府不僅投入巨資建設幸福院,而且在生活上也處處關心這些老人,經(jīng)常來看望他們,今年大年初一領導們就是在這兒陪著他們一起度過的#65377;
在走廊上,見兩個老人正聊天,記者問他們住得可好,“一個字‘好’,比家里好,吃喝穿用政府都照顧到啦!”老人們帶著喜悅的笑容說,“我們平時下棋#65380;打牌#65380;還能看看電視,比家里順心啊!”
記者來到樓房東部的餐廳,餐廳門口的黑板上寫著一周食譜,詳細記載了每天早餐,午餐,晚餐,七天的菜譜確實不重樣#65377;年輕的廚師打開廚房門,說:“廚具基本上都是不銹鋼的,我們每次用過后,都要經(jīng)過高溫消毒,菜有自己種的也有買的#65377;”
院長曹方成說道:“我們這里現(xiàn)在共收養(yǎng)了34位老人,全部來自安樂鎮(zhèn)各轄區(qū)的五保老人,最大的已有86歲,來自水磨村的張全會,30年代打日本鬼子,50年代參加抗美援朝,沒有親生子女,原先在家以種菜為生,生活不好過……孤寡老人,獨居生活,大都非常寂寞而艱辛,來到這里后,他們就變了樣#65377;”聽了院長一番話,我決定去看看張全會#65377;
聊天間,張全會老人跟我們講起了去年冬天的一件事:“2007年12月份,我心臟病突發(fā)#65377;半夜里,院長值班,馬上打電話叫救護車#65377;到醫(yī)院后,是院長給墊了300元,副鎮(zhèn)長張輝墊了200元……要是在家,早就不行了……”
一絲寬慰掠過老人眉宇間,他潮濕的雙眼望向窗外#65377;
窗外是一片菜園,滿園青綠,近處的番茄在陽光下呈現(xiàn)出生機和光芒……
我打破沉默的氛圍,岔開話題說:“張大爺,聽說昨晚你們看奧運會開幕式了,你一直堅持到中國隊出場才回去休息#65377;”老人回過神說:“我命不賴,活到86歲了,還能看咱自己國家舉辦的奧運會!說良心話,我們真是得了共產(chǎn)黨的好處了,得了胡書記的好處了!”
讓我們驚訝的是,張全會老人這么大年紀還在看書#65377;他拿起《圣經(jīng)》說,當時來幸福院時,還怕管得太嚴不讓看,現(xiàn)在他一點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65377;里面有的章節(jié)他都能背下來,“腦子越用越好使啊!”老人樂言#65377;
的確,張全會老人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聲音洪亮,這讓我們感受到了他晚年生活的順心與舒心#65377;末了,老人幽默地跟我們說了他自編的順口溜:政策對了頭,干部帶了頭,老人有奔頭#65377;
庭院的涼棚下,現(xiàn)年65歲的吳紅周老人拉著二胡,還有五位老人一同歌唱起來,“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歌聲久久回蕩在幸福院的每一個角落,溫馨而美好#65377;
記者離開幸福院時,夕陽的余輝灑在這座小鎮(zhèn)上,灑在院子里每一朵金色的向日葵上,灑在這安靜祥和的每一寸樂土上,更灑進每一位老人的心里,溫暖而明凈#65380;親切而快樂#65377;
一切的一切,絢爛而熱烈,我仿佛看到小鎮(zhèn)用它的愛心#65380;耐心#65380;責任心把幸福院建成了一座經(jīng)濟殷實#65380;生活美滿#65380;老人幸福#65380;生機盎然的鄉(xiāng)村孤寡老人的居家樂園#65377;
“老有所養(yǎng)”,這是2008年兩會上建設“五有之鄉(xiāng)”的其中一有,在市場經(jīng)濟下,這個小鎮(zhèn)沒有忘記那些孤獨的老人,沒有忘記那些需要關懷的弱勢人群,沒有忘記肩負著民生的社會責任,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小鎮(zhèn)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也是在改革巨流中,讓普通民眾分享到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縮影#6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