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巴黎春夏服裝周的壓軸秀Louis Vuitton,一開場就由12位資深超模身著護士裝亮相;并集結了過去20年中的6名超級模特兒于近期拍攝2008年春夏廣告宣傳照;老牌超級模特兒Claudia Schiffer,再度成為“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鏡頭中的“香奈兒寶貝\"成為秋冬形象代言人,由此我們似乎看到了在設計之外的另外一種時尚輪廓——超級名模又回來了。
Super model這個稱號真正出現(xiàn)是90年代初期,當時流行歌手George Michael的歌曲Super Model MTV請來當時的幾位名模,Tatjana Patitz、Linda Evangelista、Christy Turlington、Naomi Campbell等擔綱演出,為此VOGUE雜志加上Cindy Crawford拍了一張名為“What Next—Supermodel”的歷史性封面。在此之后,模特兒變成一種新興的獨特Icon,她們的力量來源從設計師與品牌的時尚外衣變成她們個人。
但時尚就像裹著糖衣的迷幻藥,這一刻你可能還停留在時尚金字塔的頂端,下一場決戰(zhàn)已無情展在眼前。模特兒競爭跟淘汰的速度就跟伸展臺上的衣服一樣,一季換過一季,真正能成為超級模特兒的人少之又少。也因此,除了走上伸展臺的光鮮亮麗,走下伸展臺后不斷改變的身份才是她們維持超級名模生命力與影響力的最重要因素。
Heidi Klum主持的Project Runway、Tyra Banks主持的America’s Next Top Model都大受歡迎;李奧納多前女友Gisele Bundchen不但每年都是廣告商的最愛,還轉戰(zhàn)大屏幕。據(jù)統(tǒng)計,曾登上世界各國流行時尚雜志封面逾600次的Cindy Crawford在早年就拍攝過健身錄像帶,熱銷全美,當媽之后改賣嬰兒用品,更是賣得呱呱叫;Claudia Schiffer曾是全球身價最高的模特兒,每走一次秀,收費約78,000美元,當大家都認為她已經退休之際,她又回來了,成為香奈兒最新一季廣告的形象代言人;黑珍珠Naomi Campbell是第一位成為Time雜志封面的黑人模特兒,也曾是英國、法國vogue雜志的封面人物,她算是第一代的超級名模,但當你看著近兩季的時裝伸展臺、時尚雜志與廣告時,Naomi出現(xiàn)的頻率和影響力似乎比20年前還要熱烈;當然還有一位近年來時尚圈最重要的超模Kate Moss,Kate Moss盡管出現(xiàn)許多類似吸毒之類的負面新聞受到重大打擊,但重新整裝復出之后依然受到各大品牌的青睞,還被Vanity Fair雜志選為年度最佳穿著人士。
以上都是超級模特兒的常青樹,但近幾年來最紅的新生代超模非精靈系的Gemma Ward與Lily Cole莫屬,她們兩位的路線跟前輩們的性感冶艷不同,她們的氣質與外表有的人說像天使,也有人說像陶瓷娃娃,但不管怎么形容,這兩位落入凡間的精靈近年來席卷時尚圈,為超級模特兒這個名詞賦予了一種清新以及親近的新意。
時尚是一種認同、藝術也是殘酷的競爭;非洲大草原的生存法則完全適用于時裝界。 只是,人生還有什么事,像穿、脫衣服般必須且不斷在進行著?
特約專欄撰稿人:黃薇
臺灣著名時尚作家、資深時尚人。游走于各大國際秀場,癡迷于一切美的事物,特為《風尚志FASHION WEEKLY》撰寫內地獨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