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政管理支出問題,是影響政府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收集了1978—2006年行政管理支出增長的數(shù)據(jù),比較對照此期間行政管理支出占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從中找出中國行政管理支出的發(fā)展特點,并為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提出相應的思路。
關鍵詞:行政管理支出 財政支出 對策
寫這篇文章前,我在思考題目究竟是定為“對中國行政管理支出的思考”,還是“對中國行政管理成本”的思考。最終確定為上面這個題目,是因為行政管理支出相對更淺顯易懂,且資料的收集也較簡單。畢竟,行政管理支出和行政管理成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對熟悉“中國特色”的人來說,這兩個詞之間大有玄妙。在此,行政管理支出等價于行政管理費用,而行政管理成本則屬于另一個概念范疇,在此不做討論。
▲▲ 一.行政預算成本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已經(jīng)是被人們所公認的事實。但是,在近30年間行政管理支出占財政總支出一直增長的態(tài)勢,而且還有不少地區(qū)財政赤字越來越嚴重。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行政成本支出占行政總支出比重的4.37%,之后逐年提高,到2006年占財政總支出的13.95%。這期間,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的政府機構改革。從表中看出,改革的年份及其之后一年,政府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長速度還是下降了一些,雖然并不十分明顯。
▲▲ 二.如何認識1978年以來的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長態(tài)勢
(一)政府規(guī)模與公務員總量是行政管理支出增長的一個主要因素。
從行政管理支出情況來判斷,1978—2006年,政府機構設置與公務員隊伍對行政管理支出還是有重要的影響。雖然我們看到在每次政府機構改革的當年或者之后一兩年,都是行政管理支出并沒有直線下降,但這不能說明政府規(guī)模與公務員隊伍沒有關系。因為我國政府機構臃腫,人員冗雜的問題由來已久,不可能通過幾次改革就徹底革除。
(二)中國行政管理支出增長的實際因素
中國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支出增長問題,我認為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國際社會的接軌,以及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逐漸改革,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業(yè)務支出項目也不斷增加,新項目的增加是隨著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各級政府無法回避的,從政府預算新增科目上可以判斷,行政管理內(nèi)容和項目的增加是行政管理成本不斷膨脹的客觀原因之一。
政府辦公自動化本身是一個高消費的過程。政府組織硬件的改善是行政管理成本不斷膨脹的又一主要原因,以辦公自動化為代表的硬件設施改善是必然的。
公共消費提高增加的政府成本。消費檔次不斷提高是全社會現(xiàn)象,各級政府機關不可能落后于社會普遍狀況。公共消費提高所增加的政府管理支出,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費成本,也具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性。
社會進步與發(fā)展是政府管理密度不斷增大的過程?,F(xiàn)代公共管理雖然使政府管理半徑相對縮小,但是,政府管理的密度卻大大增強,這一點可以結合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來討論。以交通運輸與安全為例,一個城市有1000公里公路和具有5000公里公路的管理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所得出的結論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行政管理支出方面確實存在著不斷增長的現(xiàn)實,這種增長基本體現(xiàn)是,一方面行政管理費用的絕對支出增長,另一方面,在國際上比較,中國的行政管理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主要比發(fā)達國家高出很多,以2003年為例,中國的行政管理財政支出已上升到11.25%,遠遠高于日本的2.38%、英國的4.19%、韓國的5.06%、法國的6.5%、加拿大的7.1%和美國的9.9%。
制定行政管理經(jīng)費支出增長的參照標準
當然,要合理的控制行政管理費用,不能簡單的從絕對數(shù)量的增長上來控制,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行政管理支出的增加在一定成都上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是,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長起碼應該與經(jīng)濟增長同步,起碼應該與其他財政支出項目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更詳細地說,我覺得衡量行政管理支出應該參考下面幾個標準。即:一是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的增長速度應當與GDP 的增長速度同步;二是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長速度應當考慮與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同步,三是行政管理支出可以考慮與財政總支出同步。
要減少領導和公務員數(shù)量。雖然經(jīng)過幾次機構改革,但我國的機構臃腫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切實解決。這個問題也越來越被國家高層領導人所重視,因此才有大部委制的出臺。希望經(jīng)過大部委改革,長期存在的問題能得到較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中國行政管理成本問題實證研究》 何翔舟 原載《政治學研究》2007年第2期
[2]《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7》http://www.sei.gov.cn/hgjj/yearbook/2007/indexce.htm
[3]《炎黃春秋》2008年第4期《中國財政支出結構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作者思源
[4]《財政學》王國清 程謙 馬驍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責任編輯:羅云鳳)